历史
历史

波多黎各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最初的居民是印第安人阿凯卡斯族,后被来自南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伊格纳勒斯族所征服;再后,伊格纳勒斯族又被另一支印第安人泰诺族征服。1493年11月19日哥伦布在第二次远航中到达波多黎各时,岛上居住着约3万泰诺人。当时他们把自己的居住地称为博里肯。哥伦布将该岛命名为"圣胡安·包蒂斯塔"(San Juan Bautista),简称圣胡安。1508年西班牙殖民者庞塞·德莱昂在此建立殖民地。1521年该岛改名为波多黎各,首府从卡帕拉迁往现在的圣胡安。在随后的年代里,殖民者对印第安人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驱使他们从事繁重的淘金劳动。
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波多黎各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868年9月23日爆发的由拉蒙·埃梅特里奥·贝坦塞斯领导的起义(史称"拉雷斯呼声")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次。24日起义军宣布成立波多黎各共和国,但被镇压的西班牙殖民军打败。这次起义成为波多黎各人民争取独立的象征。19世纪末,波多黎各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通过与西班牙王室的多次谈判,波多黎各终于在1897年11月28日获得内部自治地位。次年自治政府成立。

在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胜利的影响下,同年由波多黎各独立党分裂出来的激进派组成了波多黎各争取独立运动。60年代,波多黎各人民加强了争取独立的斗争。许多国际组织积极支持波多黎各人民的正义要求。从1972年起,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一再申明,波多黎各人民享有"自决和独立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并把波多黎各列入"非殖民化"名单。不结盟运动也多次通过决议,支持波多黎各独立。由古巴等国发起的"声援和支持波多黎各独立国际会议"于1975年和1979年分别在哈瓦那和墨西哥城召开。波多黎各最终地位问题在今后将成为本地政治生活中一个争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