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第二年这个新艺术形式传入了拉丁美洲。由于受地域、语言、宗教、文化传统的影响,拉美各国的电影有一定的共性。又因各国政治、经济状况的不同,电影业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是拉美的电影强国,不仅拥有较强的创作队伍,而且拥有相对发达的电影工业,因此在电影发展史上有过辉煌。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的电影处于同一水平,在拉美诸国中始终属于中间状态。秘鲁、玻利维亚等国的电影虽然发展缓慢,但也拥有才华横溢的导演,并拍摄出一些优秀影片。智利电影以独特的方式在拉美占有重要一席。古巴电影自成体系,有自己的特殊风格。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主张社会变革思潮及世界电影潮流的影响下,拉美电影的革新运动蓬勃发展。巴西“新电影”的诞生标志这一运动的开始。巴西“新电影”是拉美最重要的电影流派,对拉美电影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在阿根廷出现了“纪录电影学派”和“政治纪录片运动”;被迫流亡国外的智利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批称为“流亡电影”的影片;玻利维亚导演豪尔赫·圣希内斯拍摄了一系列表现印第安人生活、具有战斗性的影片。这些具有鲜明拉美地域特点、政治色彩、被欧洲人称为“新电影”的作品,显示了拉美电影的活力。
墨西哥电影 墨西哥电影的先驱萨尔瓦多·托斯卡诺于1899年拍摄了墨西哥第一批短故事片《唐·胡安·德诺里奥》等。1910年爆发的墨西哥革命推动了早期电影的发展,特别是纪录电影的发展。1919年拍摄的故事片《灰色汽车》是墨西哥早期电影中最有影响的作品。无声电影时期的主要片种是情节剧。20年代末,由于美国影片大量涌入拉美市场,墨西哥无声电影陷入困境。安东尼奥·莫雷诺拍摄的《圣人》(1931)被视为墨西哥有声电影的开端。费尔南多·德富恩特斯是墨西哥电影的元老,他导演的喜剧片《大牧场》(1936)打入了拉美电影市场,取得了商业成功。
40~50年代是墨西哥电影的兴旺时期,也是墨西哥电影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和欧洲各国忙于战争,无暇顾及拉美电影市场。而墨西哥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相对稳定,政府为促进电影的发展,采取了一些措施:创立国家电影银行,用贷款方式支持制片人;创建墨西哥电影科学和艺术学院,该学院每年评选“阿列尔”奖等。这一时期,墨西哥电影工业成为拉美最发达的电影产业。
在电影的兴旺时期,涌现出一批才华出众的创作人员,其中佼佼者是导演埃米利奥·费尔南德斯。费尔南德斯执导的影片表现了印第安人的贫苦生活和低下的社会地位。他与摄影师加夫列尔·菲格罗亚合作拍摄的这些影片,在美学上受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和墨西哥壁画的影响,画面构图优美,节奏舒缓,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所以有些作品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在此期间还出现一位著名女演员多洛雷斯·德尔里奥,她是墨西哥电影史上最耀眼的明星,曾三次获得阿列尔奖,因而这三人被称为墨西哥影坛三杰。此外,胡利奥·布拉乔、罗伯托·加瓦尔东、查诺·乌鲁埃塔、亚历杭德罗·加林多、贝尼托·阿拉斯拉基、卡洛斯·贝洛和伊斯梅尔·罗德里格斯等的影片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西班牙著名导演路易斯·布努艾尔迁居墨西哥后,拍摄了《被遗忘的人们》、《毁灭的天使》等影片。这些影片从不同角度触及了宗教、道德和人的欲望等问题,风格独特,为墨西哥电影走向世界起了重要作用。
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墨西哥电影业开始滑坡。长期在拍摄脱离现实的情节剧和喜剧片的老路上踱步,影片内容雷同,艺术上粗制滥造,电影产量下降。然而,在这一时期的独立电影运动和实验电影中涌现出了一批电影人才,成为日后推动墨西哥电影发展的骨干。
70年代,墨西哥出现了电影史上的第二个兴旺时期。其间,为振兴民族电影,政府实行了一条革新路线,主要措施有:国家电影银行收购私营的美洲电影制片厂,使电影工业进一步国有化;成立国家电影制片公司,政府优先给该公司以及与国营公司合作的独立制片公司贷款;成立电影培训中心等。由于这些举措,70年代墨西哥的影片题材多样、反映社会问题和政治事件的作品日渐增多。此外,家庭伦理片、喜剧片也占有重要位置。
自7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80年代之后,由于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国家对电影的资助大幅度削减,墨西哥电影开始衰落。一些低成本的暴力片、鬼怪片充斥银幕。影院数量剧减,观众人数下降,美国影片占领了墨西哥的绝大部分电影市场。为防止国产影片无止境的下滑,墨西哥成立了“电影质量促进基金会”等机构,以促进民族电影的发展。
巴西电影 1896年电影传入巴西。1907年巴西第一部故事片问世。温贝托·莫罗是巴西早斯电影最重要的导演,他执导的影片体现了他的个人美学风格。他也是巴西第一位在电影中表现现实的电影人,因而被今天的评论界誉为“巴西新电影”的精神之父。另一位巴西电影先驱者是路易斯·德巴罗斯。
有声电影出现后,歌舞片在巴西电影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最有影响的作品是1933年西内达制作的《狂欢节之声》。1949年,巴西电影导演阿尔贝托·卡瓦尔坎蒂从英国回国,创建维拉克鲁斯电影公司。此后陆续成立了另一些制片公司,电影设备也进一步完善。卡瓦尔坎蒂利用在欧洲积累的经验,监制了多部颇有艺术性的作品,其中由利马·巴雷托导演的《强盗》(1953)成为巴西当时最重要的影片,曾在戛纳电影节获奖,并进入不少国家的电影市场。
60年代初,一批年青的导演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以独立制片的形式发起了一场振兴巴西民族电影的运动,这就是巴西“新电影”。这个运动的发起者提倡电影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揭露社会矛盾,以促进大众的觉醒。尽管“新电影”的作品与商业电影对立,但创作者与商业性影院和电影俱乐部建立联系,为自己的影片疏通了发行渠道。巴西“新电影”主要描写巴西东北部地区居民的生活,有些影片取材于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内尔松·佩雷拉·多斯桑托斯被认为是“新电影”之父。他在50年代执导的《里约40度》和《里约北区》,应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制作技巧,让普通百姓作演员,真实地描写了巴西的社会生活。他导演的《干涸的生命》(1963)则是“新电影”的代表作,表现了40年代巴西东北部一个农民家庭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该片以简洁的视觉语言和人物形象强大的震撼力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一位“新电影”的代表人物格劳贝尔·罗查执导的《太阳国里的上帝和魔鬼》(1964)也是“新电影”的代表作品,该片取材于历史人物,但又吸收了民间传说。罗查将神秘主义和现实主义、民间传说和社会批评结合在一起,铸成了他特有的艺术风格。罗查被认为是巴西新电影运动最杰出的代表和理论家,不仅拍摄了多部具有拉美特色的影片,还著有《巴西电影评述》和《新电影革命》等著作。巴西“新电影”的作品形式不拘一格,但都与本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联。“新电影”运动促进了巴西电影的革故鼎新,使巴西电影出现了新的生机。军政府不能容忍“新电影”的离经叛道,于是,一些导演被投入监狱,另一些则被迫流亡国外。1969年,“新电影”夭折。“新电影”运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巴西电影的发展却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70~80年代,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及政策的调整,巴西电影再次有了发展机遇。特别是在1972年召开的巴西电影业全国代表大会上,为了保护民族电影,对市场进行了必要的整顿,增加了影院放映国产影片的配额,扩大了巴西电影公司的经营范围。在这种状况下,离乡背井“新电影”的导演们相继回国拍片,新一代电影人也脱颖而出。他们拍摄了一批内容充实,质量较高的影片,使巴西电影出现了繁荣局面。
进入90年代后,由于经济衰退,巴西电影公司关闭,一些电影院也随之倒闭,电影市场缩小,巴西电影又一次陷入危机。尽管有一些优秀的国产片,但却无法扭转好莱坞影片占据巴西市场的局面。
阿根廷电影 无声片时期,阿根廷的电影业比较发达,埃德华多·马丁内斯执导的《高乔人的尊严》(1915)是该国最重要的一部无声影片。有声电影初期的30~40年代,阿根廷电影进一步发展,喜剧、情节剧、正剧、歌舞片是电影的主要样式。这一时期阿根廷的电影工业设施是拉美国家最好的,它的影片打入了拉美西班牙语电影市场。
进入50年代后,阿根廷成立了国家电影局。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电影人是由乌戈·德尔卡里尔。在此期间,电影俱乐部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里托拉尔大学纪录电影学校也应运而生。该校的创始人费尔南多·比里是阿根廷纪录电影和政治电影的代表人物,主张“为民族化的、现实主义的和人民大众的电影而奋斗”。他拍摄的纪录片以及故事片都反映了穷苦人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60~70年代的阿根廷电影是由官方电影和地下电影两个方面构成的。官方电影的代表人物是莱奥波尔多·托雷·尼尔松,他的影片抨击了阿根廷资产阶级道德堕落,富于哲理。他作品中的社会符号和艺术上的创新,使他成为最具国际影响的阿根廷官方导演。此外,一批年青电影工作者的优秀作品也相继问世。这些影片有的表现现实社会中人的孤独,有的涉及城市生活,影片的显著特征是:“作者电影”的革新和纪录型式的社会现实主义。这些作品当时被誉为“阿根廷新电影”。
60年代后期,阿根廷出现了拍摄政治纪录片的运动,代表作品是《燃烧的时刻》(1968)。该片导演奥克塔维奥·赫蒂诺和费尔南多·索拉纳斯是“解放电影小组”的成员,他们用长达两年的时间拍摄的《燃烧的时刻》是一部放映时间为4小时20分钟的长纪录片。该片分为三集,详实地揭示了阿根廷的社会问题,并展现了拉美的生存环境。《燃烧的时刻》在美学上遵循了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原则,使影片在视觉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其他一些地下电影小组还拍摄了实验影片,这些影片只能通过地下渠道发行。
进入70年代之后,出现了一些表现政治事件的故事片,这些涉及真实事件或揭露社会弊病的影片虽然为数不多,但能进入商业渠道发行,从而扩大了它社会批评的意义。
1983年,文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民族电影的政策,电影业开始复苏,一批优秀作品应运而生,这些影片大多对历史进行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一定的观赏性。
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阿根廷电影处于低谷,影片年产量锐减,观众人数下降。为推动民族电影的发展,阿根廷政府决定拿出较多的资金资助国产电影的拍摄。这一举措使得一些知名老导演和新导演能够拍出一些有影响的影片。尽管如此,阿根廷电影仍面临着众多问题。
古巴电影 恩里克·迪亚斯·克萨达拍摄的《曼努埃尔·加西亚》(1913)是古巴第一部长故事片,拉蒙·佩昂执导的《仁慈的圣母》(1930)被视为古巴无声电影时期的重要作品。有声电影初期,由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古巴电影举步维艰。从20世纪20~50年代,古巴电影的主要样式是歌舞片和喜剧片。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成立了古巴电影艺术与工业委员会。自1976年起,该委员会隶属文化部领导,负责电影的生产、发行、放映。古巴电影业实行国有制,电影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艺术。因而,古巴电影独树一帜,有别于其他拉美国家。
古巴革命胜利后的初期,主要拍摄纪录片和新闻片,这些纪录片反映了古巴当时的社会变革,具有形象的震撼力。最初的故事片大多取材于革命斗争,戏剧结构都比较简单。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是古巴电影的繁荣时期,出现了一些具有创造性、富于幽默感的影片。
虽然古巴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电影工业,形成了自己的美学风格,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在70年代中期开始陷入危机。1984年一些新导演显示了才华,拍摄了几部风俗喜剧片,为古巴电影注入了活力。托马斯·古铁雷斯·阿莱亚是古巴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他执导的《对不发达的回忆》(1968)将故事片和纪录片的叙事风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新的意境。《草莓与巧克力》(1993)是阿莱亚最重要的作品,该片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成为古巴有史以来最具轰动效应的国产影片。阿莱亚的影片内涵丰富,也有较高的艺术性。
为促进本国和拉美电影的发展,古巴每年在哈瓦那举办“新拉美电影节”,这是在拉美本土上举办的影响最大的电影节。
智利电影 智利电影诞生于1902年。20年代无声电影进入鼎盛时期。智利无声影片的种类主要是喜剧和根据历史题材以及小说改编的情节剧。有声电影出现后,拍摄了一些仿效好莱坞模式、艺术质量平平的影片。1959年智利天主教大学设立了电影系,智利大学成立了电影实验中心和电影资料馆,这些机构的建立对智利电影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1967~1973年期间,一批年青导演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在其作品中刻意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现实社会,在创作手法上也突破了过去的传统表现形式。这一时期被称为“智利新电影”时期。
1973年9月智利政局发生变化后,智利电影公司被关闭,大学电影系被取消,军政府颁布的极为苛刻的电影审查条例束缚了电影创作。因而,不少电影工作者流亡国外,他们在国外拍摄的影片,被欧洲称之为“流亡电影”。“流亡电影”的主要成员就是“智利新电影”的一批骨干。利廷在墨西哥拍摄了描写智利矿工斗争的《马鲁西娅纪事》(1975)等影片;鲁伊斯流亡法国,执导了《流亡者的对话》(1974)等;索托在法国拍摄了《圣地亚哥的暴风雨》,帕特里西奥·古斯曼拍摄了长纪录片《智利之战》等。这些影片表现了在智利发生的政治风暴以及创作者对祖国的深切怀念。这些政治色彩浓重,充满个人激情的作品引起了世界影坛的关注。
在智利本土,电影生产数量寥寥无几,不少电影院只好关闭。智利电影的年产量虽然很少,但由于“流亡电影”在世界有一定影响,因而智利电影以其特有的风格在拉美占有重要地位。
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电影 1897年电影传入委内瑞拉,1913年委内瑞拉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从1913~1933年的20年间,共生产了12部故事片。40~50年代拍摄影片的数量不多,其中马科特·贝纳塞拉夫执导的《阿拉亚》(1958)造型优美,内容具有社会批评的倾向,在戛纳电影节获奖。60年代以来,委内瑞拉的电影业发展较快,80年代尤为突出。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曼·查尔沃德和克莱门特·德拉塞尔达。查尔沃德导演的影片反映了委内瑞拉的日常生活、政治、社会暴力等问题,因而颇受观众欢迎。德拉塞尔达执导的影片表现政治事件和暴力。这些作品将观众感兴趣的题材与社会批评结合在一起,使委内瑞拉电影具有了自己的特点。
1921~1929年是哥伦比亚电影的兴旺时期,出品了10余部长片。其中的《玛丽娅》(1922)曾在拉美国家电影市场上获得成功。1941年有声片在哥伦比亚诞生。70年代出现了政治性纪录片,这些影片表现了哥伦比亚社会状况,创作者受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艺术手法的影响,将声、画、文学的表现力相辅相成地结合在一起。80年代,电影促进公司成立,为电影制作提供贷款,推动了电影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年青导演塞尔希奥·卡夫雷拉成为影坛佼佼者,他执导的影片以创新的风格享誉世界。
秘鲁、玻利维亚和乌拉圭电影 1927年秘鲁拍摄了第一部长故事片《路易斯·巴尔多》。1937~1940年间生产了22部影片,成为秘鲁电影的高产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不再供给胶片,秘鲁电影生产被中断直到50年代所拍影片寥寥无几。1955年,在库斯科建立了电影俱乐部并出现了“库斯科学派”,代表人物是路易斯·菲格罗亚和曼努埃尔·昌比。他们拍摄了一些短片和少量故事片,主要描写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宗教仪式、传统节日等。1973年,政府采取了一些保护民族电影的措施,推动了电影的发展。从70年代至今,秘鲁最重要的电影导演是弗朗西斯科·隆巴迪,他的作品将对社会的批评与紧张的戏剧情节结合在一起。虽然秘鲁每年生产的影片很少,但这些作品都以其创新的风格展现了这个以印第安人为主体的国家的面貌。
进入50年代后玻利维亚才开始生产故事片,60年代至今电影产量徘徊在1部上下。但是该国电影导演豪尔赫·圣希内斯却在拉美和欧洲有较大的影响。圣希内斯的独立电影小组称为“乌卡茂小组”,这是以他的一部影片命名的。圣希内斯执导的影片表现了印第安人生存的艰难,有些影片为印第安语对白。他导演的影片人物形象逼真、画面简洁,手法新颖。圣希内斯的影片,被认为是拉美的“第三类电影”,也就是“战斗性电影”。
1896年乌拉圭就开始拍摄电影,这在南美洲是相当早的。乌拉圭的电影院和电影俱乐部有先进的设备。然而,乌拉圭自己的电影人却只能到国外谋求发展,或者与阿根廷合作拍片。60~70年代,乌拉圭仍以拍摄广告片、旅游片为主。乌拉圭电影资料馆在促进民族电影的发展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美洲诸国电影 由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中美洲国家的电影业还处于雏形阶段或初期发展阶段,有些国家根本没有电影工业,电影市场被美国影片所占领。他们只能拍摄纪录片、广告片和极少量的故事片。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等国美丽的自然风光成为外国拍摄电影的外景地。巴拿马几乎所有的电影院都为美国发行商所有。但是,那些热爱电影事业的人不甘寂寞,他们有的到邻国租借设备拍摄影片,有的以实验电影的独立生产方式拍短片。如巴拿马的大学电影实验小组拍摄了揭露美国干涉别国内政的《歌颂新生的祖国》(1972)。这几个国家中比较重要的故事片有危地马拉的《祖国,前进吧!》(1984),该片在哈瓦那的新拉美电影节获奖。
由于政治原因,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的电影与上述几个国家有所不同。“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于1979年取得胜利后,创建了尼加拉瓜电影局,拍摄新闻片和纪录片,并与古巴等国合作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边境的女人》(1986),全部角色由非职业演员扮演。萨尔瓦多自60年代起只生产广告片,70年代末,名为“零点小组”的组织以独立制片方式拍摄了《莫拉桑》(1980)等短片。左派政治组织创建了萨尔瓦多革命电影委员会,拍摄了《萨尔瓦多,人民必胜》等具有战斗性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