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技术竞争与中国周边经济秩序变革——以中水平技术优势塑造中国周边经济结构
摘要:中美技术竞争是中美战略博弈的重要表现,中美技术竞争的核心不仅在于谁的技术更前沿,更在于谁能运用现有技术开拓更广阔和更为纵深的市场,对更多国家辐射更大影响力,从而在新一轮全球产业价值链重塑中占据优势地位。中美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市场,这是中国的相对短板;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成本更低、性价比更好和适用性更强的中水平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中国的相对优势所在。作者由此建立了一个大国技术竞争的分析框架,重点围绕技术后发国家与技术先发国家在技术落后国家的竞争逻辑和大国利用技术手段塑造周边经济秩序的一般路径,从技术适应性和技术竞争优势两个维度分析中国能够在周边地区与美国的技术竞争取得成功的原因:中国在周边地区有效利用了中水平技术优势,通过技术投资优化区域产业价值结构,并利用技术出口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在与美国的技术竞争取得了一定优势,逐渐提升了在周边经济秩序构造中的战略地位。运用华为公司依靠竞争优势开拓泰国市场和中国在周边布局铁路技术以改善周边经济发展环境两个案例对上述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可以发现中国正着力发挥中水平技术优势扩展周边市场,并以此逐步健全一个相对自主的中国—周边产业链、完善周边经济发展环境,这是中国借助技术手段重塑周边经济秩序、塑造周边战略的关键。
关键词:中美技术竞争;中水平技术;周边经济秩序;中国周边战略;技术转移;
一 引言
当前中美战略博弈的烈度不断加剧,已经涉及全方位各领域,其中技术领域的竞争尤为关键并引发关注。这是因为受数字思维影响,大国间权力竞争的领域开始由传统的地理空间向数字空间蔓延,竞争形式也由直接战争或代理人战争向科学技术竞争转变。1随着中国科技水平不断取得突破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持续上升,美国开始在技术领域对华实施全面遏制战略。一方面,美国自特朗普政府时期已经开始利用单边手段对中国实施科技打压,该措施旨在扼杀中国在前沿技术领域的发展势头,将中国限制在产业链的中下游;2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上台后开始构筑“小院高墙”式的技术联盟,试图在亚太地区打造具有排华性质的产业技术生态圈。3当前中国在前沿技术领域仍有诸多竞争短板,难以在中短期内取得全面竞争优势。因此,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国在中美前沿技术领域直接竞争的短板转化为间接竞争的优势,即如何充分利用中国现有在中水平技术领域的优势开拓更大份额的周边市场、对中国周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在周边经济秩序的重塑进程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和掌握主导权,从而实现对中国周边战略格局的塑造。
本文所讨论的中水平技术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产业技术的划分作为主要参考依据。2016年经合组织在2011年对技术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将其重新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五类。4其中,中水平技术主要包括中技术、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中发展相对成熟的技术领域。由于中国目前仍属于技术后发国家,在前沿技术领域与美国的竞争中尚不具备完全的优势,因此位于高技术发展不同阶段的前沿技术并不在中水平技术限定的范围内。本文之所以将研究聚焦于中水平技术层次,是因为该层次技术对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更为适用,因此更有利于中国在周边开拓市场和通过塑造经济秩序进行战略布局。
二 文献述评
国际社会中的技术变迁往往与国际体系中权力的转移相伴而行。5当两国实力差距较大时,双方有明显的技术梯度差距,技术先发国家是技术后发国家理想的技术来源地,技术后发国家是前者理想的技术出口市场,并且更加依赖对技术先发国家的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此时二者更容易进行技术合作。通过技术合作,技术先发国家获得更多资金并将其投入新技术研发,技术后发国家利用引进的成熟技术布局本国产业生态。当两国实力差距开始缩小特别是技术后发国家进入崛起进程时,二者的技术差距开始缩小,双方的竞争关系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6一方面,由于守成国与崛起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显,守成国收窄了对崛起国的技术出口;另一方面,崛起国已经在部分重大技术领域接近甚至领先于守成国,对进口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已不再能满足本国的技术发展需要。可见,基于主客体两方面原因,崛起国开始更加注重发展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由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和市场盈利,因此获取市场和实现收益对于实现技术创新和赢得技术竞争尤为重要。
科学技术的进步扩大了人类社会的活动空间维度,这使学者开始注意到可以改变国际行为体空间控制能力的技术在重塑地缘政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7同时大国在战略竞争中开始更加关注对技术权力的争夺。8当前对于技术竞争的分析路径基本上分为安全与经济两类。科学技术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大国间在安全层面的技术竞争侧重于对技术主导地位的争夺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技术,而非对最新技术的盲目追求;9当把技术竞争纳入国家间经济竞争范畴讨论时,则其被视为产业竞争的延伸,是市场体量相当的国家基于经济安全和国际政治等考量进行的经济竞争的新阶段。10
当前学界对中美技术竞争的研究主要围绕三类议题展开:第一,关于美国对中国开展技术竞争领域的研究。现阶段学界对于中美技术竞争领域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数字技术、信息通信、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人脑科学等具备突破式创新的前沿技术领域。其中,中国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领域对美国实现了多维度的赶超,被学界视为美国对华技术竞争的重点领域。芯片技术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成为美国对华技术遏制重点讨论的领域。11所谓技术,是指人类以完成社会生产和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改造客观世界手段的总和,本质上是人类对既有现象所开展的有目的的设计与操作。12按照对于技术的相关定义分析,不难看出美国对华开展的技术竞争领域不仅涉及前沿技术领域,13而且涵盖成熟技术领域,即包括高技术的前沿领域、成熟领域以及中高技术领域和中技术领域。可见,现阶段学界重点关注中美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竞争,但实际上其他技术层次同样具有研究价值。
第二,关于美国对华开展技术竞争的战略动机及战略手段的研究。学界认为中美技术竞争的本质是两国地缘战略竞争在数字领域的延续。14有西方学者认为,技术崛起国在创新过程中,不仅在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领域都会对技术守成国的外部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对技术守成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产生负面效应。15这种竞争既包括通过夺取全球科技主导权来保障国家安全,也包括通过政治手段干预市场和产业链竞争,还包括两国对技术霸权的争夺。16美国与中国进行技术竞争的手段主要包括增加针对性技术投入和降低对华技术依赖两类,主要方式包括增加本国研发支出,17打压中国前沿技术企业、限制技术交流和封锁相关技术出口,打造具有排华性质的“俱乐部式”技术联盟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压缩中国科技企业海外市场,在亚太地区出台政策鼓励本国企业减少对华投资,试图逐步将中国剥离出东亚产业技术链。18尽管现阶段中美之间的相对实力不断接近,但两国间的结构性张力主要体现在对未来国际经济秩序主导权的争夺上,中美技术竞争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实现对技术成果市场的竞争,并以此提升经济实力。19中美的结构性张力同样显著体现在经济秩序层面尤其是在中国周边地区。20因此,现阶段美国对华技术竞争的目的在于通过限制中国科技水平进步和封锁中国技术海外市场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并进一步降低中国在地区和全球经济体系的权重以维持自身的领导地位。
第三,关于中美技术竞争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的研究。既有研究认为,数字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将决定一国能否成为世界主导国家,21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技术政策被一些西方政策界人士认为会“挑战现有的地区秩序”,22因此拜登政府将数字技术作为新的战略抓手,助力美国进一步联合盟友,巩固其在东亚安全层面领导者的地位。23还有学者认为美国可以凭借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将中国限制在东亚产业链的中低端位置甚至将中国排除出东亚产业链。24现阶段欧洲与亚太地区国家均受到中美战略博弈的影响,使得它们在中美之间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小,这导致第三方国家将更多地根据现实利益而非意识形态等因素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做出选择。25
综上,当前对中美技术竞争的讨论更多围绕中美战略博弈议题展开,主要聚焦于中美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竞争,对于中国塑造周边地区经济秩序方面的影响力更多只是一般性描述,而关于中美在中国周边地区技术竞争现状和成因这一议题仍有较大研究空间。受全球经济发展差异性和产业技术分布不均衡性的影响,全球技术水平发展呈现出“中心—外围”的特点。大体而言,现阶段包括美国、日本和部分欧洲国家在内的西方发达经济体提供了主要的高技术市场,发展中国家主要提供的是中技术和低技术市场。由于不同的市场对于技术的需求层次不同,中国和美国各自拥有竞争优势的技术层次也不同。
尽管中国在5G、航空航天和量子技术等高技术尖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整体上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并不占优势。一方面,由于中国在一些前沿技术的关键领域仍然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技术依赖,随时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中国与欧洲国家的技术竞争同样开始呈整体上升趋势,26这都是中国在发达国家市场应对与美国技术竞争的不利因素。而在中水平技术领域,中国凭借自身庞大的国内市场和资金优势,逐渐在与美国的竞争中积累起一定程度的优势,如在轨道交通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等领域,美国甚至需要依靠盟友的技术能力支持开展与中国的竞争。
同既有研究相比,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选择中水平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就中国如何赢得技术竞争以调整周边经济秩序和塑造周边战略进行讨论,从而拓展与完善了当前中美技术竞争议题的研究对象。传统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和地缘经济影响力等因素或许可以解释中国为什么能成功将本国技术扩散至老挝和柬埔寨等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但很难解释为什么中国的一系列技术也能在泰国和菲律宾这些美国的盟友国家成功推广。中国周边国家大多属于发展程度低于中美两国的发展中国家,对中水平技术具有更加现实与紧迫的需求,同时中国周边地区的人口基数及经济总量使其对中水平技术总需求量同样可观。周边地区对中水平技术的需求是中国可以利用在该领域的优势应对与美国技术竞争的客观条件,这种需求的较大体量也为中国实现技术升级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周边地区多个领域成功应对与美国的技术竞争,原因在于现阶段中国相对美国的技术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中水平技术领域,而周边国家对中水平技术需求更紧迫、适应性更好。通过在中水平技术维度赢得与美国的技术竞争,中国可进一步促进自身在周边地区经济秩序调整进程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三 崛起国与守成国在第三方市场技术竞争的分析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假说围绕五方面展开。第一,中美技术竞争不仅是前沿技术领域的直接竞争,在开放条件下,中美技术竞争的核心在于谁能运用现有技术开拓更广阔和更具有纵深性质的市场,对更多国家辐射更大的影响力,从而在新一轮全球产业价值链重塑中占据优势地位。第二,中美在发达国家市场的技术竞争更多体现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直接竞争上,这也是中国的相对短板。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尖端技术与其市场需求往往并不匹配,而那些成本更低、性价比更好和适用性更强的中水平技术具有更大发展空间,中国相对于美国的优势正在于此。第三,中国周边地区是中美战略博弈的核心地带,也是当下与中国经济往来最密切的地区。该地区多数国家与中国之间存在程度适当的技术梯度,在政治和社会交易成本、经济成本收益计算以及技术差距梯度的适应性上,中国在很多领域的技术相比美国更具优势,中国如何在这一地区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并优化自身和周边地区的经济结构、重塑周边经济秩序是中国经略好周边与实现和平发展目标的关键路径。第四,中国在中美间接技术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重塑周边经济秩序的机制和路径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通过中水平技术拓展对方市场,在对方投资建厂,从而形成资产专用性,通过掌握技术标准的定义权、完善技术供给和基础设施的专用路径形成技术专用性。其次,通过技术出口,在周边市场建立起优势地位,并凭借出口的技术及相关产品优化周边发展环境。最后,基于以上技术专用性在周边国家完成生产的、具有中国技术附加值的最终产品返回中国消费市场,扩大中国作为周边最终消费品市场的份额,健全相对独立的中国—周边产业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将获得三方面收益:一是技术竞争优势的扩散;二是中国资本的有效“走出去”和中国市场在周边最终产品市场份额的上升;三是通过购买周边最终消费品扩大对周边市场的贸易逆差,从而推动与周边国家的本币计价和结算,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第五,中国在周边通过中水平技术的性价比及适用性优势同美国竞争,可以促进周边地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让中国及其周边经济结构更独立,从而对冲被动与美国经济体系“脱钩”的风险,降低对美国主导经济体系的脆弱性依赖。
>>>PDF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