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活动

《拉丁美洲的精神:文化与政治传统》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举行

作者:孙彦超  时间:2019-10-16  

摘要:当下的中国更需要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深刻理解。

2019年10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拉美文化”特殊学科、社会文化研究室、《中国在拉美的软实力构建战略研究》创新项目组以及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拉丁美洲的精神:文化与政治传统》新书发布会及研讨会。本书获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拉美文化”特殊学科的出版资助。会议由社会文化室副主任林华主持,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以及拉美所的多位学者应邀与会发言。学者们在对本书进行热烈讨论的同时,也对当前中国拉美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正如本文的主要译者郭存海博士在译后记中所提及的:相对于美国而言,当下的中国更缺乏对拉美的理解,也更需要加强对该地区的理解。进入21世纪,中拉经贸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贸易额在2018年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在政治方面,双方高层领导人的频繁互访为中拉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在中拉关系逐步升温的同时,中国对拉美的理解却没能随之而深化。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徐世澄研究员在评论中指出:当前中国高校中西葡语系的大学生乃至研究生都对拉美地区的基本状况一知半解,更不用说普通大众了,其对拉美的印象更是仅仅停留在足球、探戈、桑巴舞、咖啡、卡斯特罗和格瓦拉等个别的、具体的对象层面。另一方面,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主任张伟劼博士,通过引用西班牙著名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José Ortega y Gasset)在《我们时代的主题》中的一段话 “工业和政治秩序之间的变化往往是浮于表面的,它们依赖于同时代的人在观念上,在道德和美学喜好上的培育”,阐明当前拉美地区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的变化与其思想、文化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要想全面地理解拉美社会就必须对其思想、文化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拉丁美洲的精神:文化与政治传统》中文版的面世,不仅满足了学术界的需求,其价值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从而使得该学术著作在出版仅月余就售出了1000多册,并入选2019年9月第49期中国人文社科联合书单。

 

本书之所以如此畅销,大体由以下三方面的原因所致:其一,在于学者对学术的敬畏之心以及出版社认真负责的态度。正如郭存海博士所言:《拉丁美洲的精神:文化与政治传统》一书的翻译直至最终出版,历时三年。在此期间,译者曾多次就具体术语的翻译问题与业界资深专家张森根教授等人进行探讨。在此次发布会上,就有多位学者就本书的题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首先,拉美所政治研究室的谭道明博士,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揣测了作者霍华德·威亚尔达使用“Soul”一词的用意。他认为作者或许是借用了拉斯卡萨斯(Bartolomé de Las Casas)在1552年西班牙王室辩论时所表述的:“拉美是有灵魂的,拉美是有文明的,拉美人(印第安人)应被当做自由人看待”这一典故。

浙江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罗人智在会上指出:《拉丁美洲的精神:文化与政治传统》一书,按计划本应于2018年出版,但是出版社秉持着对学者以及读者负责的态度,对学术精品不懈追求的目标,决定不盲目追赶出版进度而是放慢脚步,注重运用书籍来引领学术的推进以及发展,从而为拓宽当代中国人的拉美视野做出贡献。因而,直至今年的7月份,本书才得以与广大中国读者见面。

其二,正如本书的作者在导论中所提及的,该书的适用面极广,不仅适合对拉美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而且可以作为有关拉美、比较政治学、政治理论和发展问题等课程或研讨会的教材或者补充阅读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前中国社会各界全面系统地了解拉美历史、政治和经济现状的需求。

 

其三,正如徐世澄研究员所言:本书蕴含着极高的学术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者认为美国人对待拉美的种族中心主义贯穿其整个历史,乃至当下仍是如此,这也成为其无法完全理解拉美的根本原因。因而,作者在本书中,力图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通过对拉美的文化、语言和制度的分析,使得美国不再透过有色眼镜来看待拉美,也不再运用种族中心主义来对待拉美,进而真正地理解拉美。第二,作者非但没有将拉美地区文明与伊比利亚地区文明割裂开来看待,反而极其重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美地区延续了三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给该地区打下的不可磨灭的伊比利亚美洲的烙印,试图从其前宗主国西班牙、葡萄牙的文化、历史、宗教传统的源头出发,来探究拉美问题,特别是拉美的理论与政治传统。第三,正如拉美发展与战略研究室副研究员高波所言,迄今为止,中国学界尚无一本书籍以专著的形式对拉丁美洲的政治文化、政治理论及其传统进行阐述,因而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不可否认,《拉丁美洲的精神:文化与政治传统》一书也并非尽善尽美。徐世澄教授认为本书存在3个不足之处:第一,作者在本书中将拉美地区视作一个整体,一种文明,从而忽略了对各个国家以及次地区文明差异性的体现;第二,作者在本书写作过程,仍下意识地对文明进行了高低优劣的划分,认为美国的民主、文明总是胜于拉美的,而对于拉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则着墨较少,关注更多的是拉美文明中消极,负面的一面;第三,作者对拉美地区的政治理论评价不高,对拉美地区一些本土政治理论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谭道明博士也认为:本书最大的遗憾在于作者不仅没有对拉美地区特有的印第安文明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且对于20世纪拉美地区在推行民主过程中产生的民粹主义同样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

与会诸学者以本书为例,在对其进行点评的同时,也对当前中国的拉美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对此,张森根教授强调:学者一定要端正学术态度,对知识要有敬畏之心,做学问应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切不可说大话,说空话。当前中国的拉美研究学者需做好三件本职工作:研究、翻译以及报告。三者之间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理应同步推进,切不可因过分追求研究创新而放松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在当前学术界,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对拉美研究经典著作的翻译仍远远不够。此番,霍华德·威亚尔达的《拉丁美洲的精神:文化与政治传统》一书的翻译则起到了较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必将推动此后拉美研究经典著作的翻译,使得拉美研究朝着纵深方向不断进步。张伟劼博士表示: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美国的拉美研究一直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成果卓著。相比之下,由于中国的拉美研究起步较晚,与美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在当前国家建立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的号召下,就拉美研究学科而言,中国学者首先需要做的是将美国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介绍到中国来,进行消化并借鉴,最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创作出中国学者自己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