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活动

“拉美社会文化沙龙”第二十讲关注殖民主义的发展变化

作者:黄洵  时间:2025-04-09  

拉美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中拉社会文化交流互鉴研究”创新项目于2025年4月9日举办“拉美社会文化沙龙”系列第二十讲,邀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陈默做题为“从香蕉帝国到AI算法:殖民主义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学术讲座。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主讲嘉宾陈默凭借其在剑桥和哈佛学习经济学的背景,对新兴市场以及殖民主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会议围绕AI领域的发展及其与经济学、殖民主义等领域的关联展开深入探讨。会议由社会文化室主任郭存海研究员主持,他介绍了AI在全球的影响力,并引出了本次会议的主题。

陈默首先回顾了殖民主义的历史,通过对比1850年的世界地图,阐述了当时全球的政治格局,进而定义了新殖民主义,并探讨了其与旧殖民主义的区别及影响。陈默详细解读了阿西莫格鲁关于殖民起源的论文,提出了对该理论的批评,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反驳。由此引发的问题是:诺贝尔奖作为思想输出的工具,是否属于某种新殖民主义?陈默介绍了联合果品公司的发展历史及其在中美洲的影响力,从多角度评价了该公司的功过以及香蕉帝国对殖民地的影响。最后,他论证了AI与殖民主义的关系,认为人工智能有可能包含新殖民主义的因素。

郭存海主任评论了陈默的分享,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在问答环节,与会者围绕AI与殖民主义等话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在探讨AI与新殖民主义的关系时,陈默指出目前仅有中美两国在AI大语言模型领域具有影响力,并回应了政治研究室谭道明老师关于AI是否会成为新殖民主义工具的提问。本次分享会由社文室副主任林华作总结,她首先感谢了陈默老师的分享以及所有参会者的积极参与,随后从拉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AI与人类独立思考能力的辩证关系两方面总结了此次分享会。

此次会议用殖民主义将香蕉帝国、诺贝尔奖和AI这三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话题串联在一起,深入探讨了殖民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