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本所动态>正文
“巴西论坛”第七期:墨西哥和巴西学者谈中拉经贸关系
作者:张勇时间:2016-10-27 17:04:00来源:巴西中心

2016年10月27日上午,拉美所巴西研究中心与墨西哥研究中心在大会议室共同举办了第七期“巴西论坛”。本次论坛邀请到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研究中心主任杜塞尔教授和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巴西青年学者古斯塔沃博士,两位学者就中拉经贸关系等问题做了演讲。

 

杜塞尔教授首先介绍了最新出版的研究成果《拉美和中国新型商贸关系》以及拉美中国学术网络的创立情况。“拉美中国学术网络”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政治与双边关系、环境与农业、历史、文化与中文学习四个主题,其中部分成果在《拉美和中国新型商贸关系》一书中有所反映。杜塞尔教授指出,随着双边关系深入发展,中拉经贸合作的复杂性也越发突出。虽然2015年召开的中拉论坛提出了未来十年双边贸易规模和中国在拉投资存量的目标,但是,随着近两年中拉贸易额大幅下降,贸易结构等问题也暴露出来。关于中拉之间面临的复杂性,他用三个阶段或过程的特征来解释。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拉关系以快速增长的贸易关系为先导,但是过度的贸易增长并非对拉美完全有利。拉美对中国存在贸易赤字,而且拉美出口大部分集中于石油、大豆等初级产品,中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仅占3%-5%。反观从中国进口,中高技术含量产品占比达到60%-70%。这种存在巨大鸿沟的贸易结构是不可持续的。第二,2007-2008年中国对拉投资和中拉金融合作的序幕拉开。中国对拉美贷款增加,同时投资飙升。但投资出现不平衡性,投资主体集中在国企,领域集中于能矿业,制造业领域投资很少。而且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也面临较大的挑战。第三,从2012-2013年以后中国对拉美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加。但是,大规模基建投资在拉美也引发了环境、社区等问题。简言之,中拉经贸合作之间存在巨大的潜力,但同样也面临着问题和挑战,关键是双方如何加快深入了解的过程,逐步提高合作的质量。

 

古斯塔沃博士首先介绍了正在从事的研究项目。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开始寻找更安全和盈利更大的投资领域,购买土地势头兴起。中国资本也开始涉足巴西农业土地领域,那时起他以独立学者的立场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企业在巴西农业领域的投资,利用7年时间走遍巴西16个州,中国9个省,访问了超过25家中国公司,领域不仅包括农业土地,而且还涵盖种业、农业化学品等。特别是他更注重实地调研情况,深入了解包括美国、日本、中国在内的投资现状及动因,以及对巴西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影响。

 

谈及巴西目前形势的根源,他追溯了从军政府到新自由主义,再到卢拉执政三个时期的特征,并指出大宗商品价格繁荣期对卢拉政府形成了支撑。但他认为目前的问题主要源于政治危机。财政操控只是弹劾罗塞夫的一个借口。腐败问题也不是主因,现任总统特梅尔也身陷腐败指控。弹劾罗塞夫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反对劳工党的政策。劳工党现阶段最急迫的任务应该是深刻反思教训。关于巴西形势和中巴合作,他提出四点初步看法。第一,不应认为巴西出现钟摆局面,要深入分析政治斗争的背后原因。第二,巴西目前所处的危机是政治危机,而非经济问题,经济因素并不是主因。第三,在南南合作中,中国和巴西的合作更多要基于我们自己的立场和互相了解,而非借用他国的经验。美国、日本的模式可能并不适用。第四,在对外关系中巴西新政府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例如支持金砖机制以及南美一体化。

 

在交流互动环节,专家学者就墨西哥和巴西的投资环境、制度环境、政治环境,以及中拉整体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所内政治室、巴西研究中心、墨西哥研究中心的学者、拉美系研究生以及所外中拉产能合作基金、中国外文局等单位的专家共同参加了本次论坛。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