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本所动态>正文
“中国、美国与拉美:新行为体和变化中的关系暨第六届中国拉美研究青年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作者:刘维广 张芯瑜时间:2016-10-26 17:17:00来源:

2016年10月20-21日,“中国、美国与拉美:新行为体和变化中的关系暨第六届中国拉美研究青年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以及匹兹堡大学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联合主办。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布朗大学、南加州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央编译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西南科大、浙江外国语学院、安徽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河北师大、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单位的8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崔守军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拉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陈岳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陈岳院长指出,当前中拉关系处于较快发展阶段,高层互访频繁,各种新机制、新倡议层出不穷。为促进教学研究并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开始筹建拉美问题研究机构。2011年8月,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访问人大,接受了中国人民大学授予的政治学荣誉博士学位。2015年1月,在中拉论坛召开期间,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访问人大,接受了中国人民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并应邀担任拉丁美洲研究中心顾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应运而生。陈院长表示,学院也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对发展中国家区域国别研究的建设,拉丁美洲研究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会议召开之际正逢习近平主席出访拉美前夕,会议的召开对于理解中拉关系和拉美国际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陈岳院长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有良好的拉美研究传统,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搭建起中美拉三方交流与互信的平台,共同推动拉美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助理袁东振研究员表示,拉美地区和美国在历史上有密切的联系,相对而言,中国在拉美地区是一个“后来者”。后来者的介入不仅会对原有利益格局和传统秩序产生一定影响,也产生了所谓三边关系问题。中国作为后来者如何处理好原有利益格局和传统秩序十分关键,本次会议对于理解当下的中拉关系和拉美国际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是中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人员最多的拉美问题综合研究机构。拉美所不仅一直致力于成为中拉关系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推动者,也希望能成为中国、拉美、美国和国际学术机构、高校和智库加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

 

会议共设置了11个讨论单元,来自美国、中国和拉美的与会学者就中国与拉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中国在拉丁美洲的作用及影响、中拉合作的潜力和挑战、中美拉三边关系、拉丁美洲历史、移民和文化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阿根廷驻华大使迭戈•盖拉尔、厄瓜多尔驻华大使何塞•博尔哈、秘鲁前驻华大使陈璐和巴拿马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代表林锦珍也出席了会议并发表演讲。迭戈•盖拉尔大使表示,中拉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对拉美地区有大规模的投资,投资额已超过了1500亿美元。而阿根廷在过去的五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应对拉美地区自身的挑战,是阿根廷面临的主要问题。盖拉尔说,阿根廷新政府上台,将向着务实的方向转变。陈璐指出,把美国放到中拉关系的讨论之中是至关重要的,中拉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与美国的互动。林锦珍表示,期待与会的专家学者讨论与研究中拉双方面临的挑战和机会,以及中国在拉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作用与贡献。

 

 

一、中国、美国、拉丁美洲国家关系的变

 

来自中国、美国与拉美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中美拉三边关系互动”“贸易、投资与基础设施”“中国在拉美的作用和影响”“历史、移民与拉美文化”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一)美拉三边关系互动

 

随着中拉关系不断深入发展,双方在经济增长、商贸关系、社会改革三个方面的共同利益不断增多。中国在拉丁美洲经济领域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在投资、经济合作、商贸规则制定、文化往来等方面与美国展开了强有力的竞争。与此同时,美国不仅在地缘上与拉丁美洲十分接近,并且与拉丁美洲国家有着很强的商贸关系、文化往来、政治影响和移民纽带。因此,中国、美国、拉丁美洲国家关系在不断变化。
美国著名拉美问题专家、匹兹堡大学国际研究所主任阿瑞尔•阿尔莫尼教授就拉丁美洲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中国的意义作了主旨发言。他认为拉美当前主要有四大挑战:提升地区安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完善政治体制。这些挑战对于中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难题,中拉之间需要打造创新型伙伴关系。

 

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会长江时学在发言中反驳了国外对中国在拉丁美洲基础设施部门投资的一些误解。他认为,关于对中拉关系的看法中,普遍存在一些误解:中国的投资会危害拉美社会;中国公司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中国在拉美投资项目,目的是要削弱美国的影响。中国的投资对于拉美来说,从很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好的,可以为拉美提供大量资金,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和拉美的关系是南南合作的关系,中国从来没有用枪炮去打开一个市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牛海彬认为,中美都寻求与拉美建立全面的关系,中美的共同利益在于要建立一个更好的地区商业环境。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参与越来越多,这对美国是有益的,中美双方应该共同营造拉美良好的商业环境。中美都在寻求和拉美发展超越经济关系的全面关系,作为两个最重要的投资方,中国互惠互利的投资政策符合该地区利益,有助于打造包容可持续的多边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庆四在发言中谈论了中国因素对美拉关系的影响,认为美国不必担忧中国在拉美投资的增长会把美国的利益挤出去,中国的投资能改善拉美的环境,对中美拉三方都是有益的。中国对拉美的投资主要是由国有企业来主导,因此对风险的容忍度比较高,所以能够更多关注长远利益。中国和美国在拉美的投资具有互补性,能够改善拉美的投资环境。

 

(二)贸易、投资与基础设施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涛涛教授认为,中国公司在拉美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要做详细的案例研究。有一些中国公司采取了本土化的战略,得到了很好的成效。中国在拉美投资是非常有前景的,中国企业积累了相关经验和优势,能够在拉美更好地开展项目。阿根廷国家和社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莱昂纳多•斯坦利认为,中国在阿根廷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不仅仅是阿根廷重要的商业合作伙伴,同时也是阿根廷重要的投资者,中国也是阿根廷最大的债权方。中国在阿根廷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面临着来自技术、媒体和环境三方面的阻力。他认为,阿根廷现在也面临着新常态的问题。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塞里欧•平塚教授通过两个案例研究,指出中国在巴西的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他比较担心巴西能不能投入资金与中国公司共同投入项目。巴西现在正经历经济的恶性循环,希望借助中国的投资打破这种循环,解决资金不足的情况。厄瓜多尔中国—拉美可持续投资倡议组织主任保丽娜•加尔松指出,在中国对厄瓜多尔的投资项目中,厄瓜多尔的企业提供协作,进行分包,有助于厄瓜多尔解决就业问题。水电项目对于厄瓜多尔的能源转型至关重要,中国在厄瓜多尔投资了六个水电项目。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研究中心主任恩里克•杜塞尔•彼得斯认为,中墨双方因缺乏相互了解,在项目进展过程中遇到问题会互相指责,这无益于事情的解决,要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杜塞尔建议,中国企业在墨西哥投资项目时,应加强公关,增进彼此了解。玻利维亚顾问马尔科•萨帕塔讨论了中国在玻利维亚的基础设施建设。他指出,中国企业在玻利维亚进行项目投资困难重重。有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玻利维亚有违反当地法律的情况,因而缺乏当地的支持。巴拿马贸易发展办公室研究员尼米艾斯•何塞•哈恩•塞拉达介绍了中国在巴拿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当中的参与以及中国参与的模式。他认为,中国和巴拿马互补性强,但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崔守军认为,中国去拉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仅可以促进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而且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一开始是通过贸易与拉美建立联系,现在通过投资基础设施与拉美加强关系,同时也向拉美国家提供贷款和融资。中国公司必须要了解当地情况,与当地政府和社会更好地互动。拉美国家政治和社会不稳定,环境保护、劳动争议等问题都不能被忽视。

 

(三)中国在拉美的作用和影响

 

美国匹兹堡大学商学院教授拉维•马达范说,在核电领域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单枪匹马独自完成一个项目,中国企业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合作,对于双方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分享专业知识与经验,不断加强自己新的能力建设。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托马斯•罗斯基首先总结了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成就,之后重点探讨了中国在拉美电力发展中参与的策略和优势,最后指出了参与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研究生古斯塔沃•奥利维拉认为,雇佣当地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运营,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国企业不了解当地情况的问题。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卡罗尔•怀斯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在拉丁美洲的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多重意义,有利于中拉发展更为紧密的经济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吴洪英指出,中拉基础设施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投资能力强,有丰富的工程经验,而拉美有大量的投资需求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这是中拉基础设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中拉合作基金、中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基金、中拉产能合作基金等为中拉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资金支持。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于政治风险、投资风险、运营风险和社会风险四个方面。其中一大原因是中国公司缺乏对拉美国家的投资政策、法律法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及市场条件的了解;拉美国家强大的工会和劳动保护,也是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发展面临的突出挑战。普吉特海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莫妮卡•德哈特在发言中指出,哥斯达黎加的腐败使得中国与哥斯达黎加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尤其容易受到腐败指控。南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王萍在发言中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是中拉合作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而拉美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在王萍看来,尽管中国企业在拉美的基础设施项目不那么成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这种现象非常正常,他国企业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意味着中拉需要更多的沟通,增强相互理解,为未来的合作奠定基础。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郭洁在会上介绍了中拉农业合作的情况。牛海彬提出,中拉关系现在进入到新的阶段,中国互惠互利的投资政策符合该地区利益。中拉缺乏相互了解,中国的公共外交政策应积极打造文化和社会纽带,在加深和拓宽经济存在之外,发展全面的双边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岳云霞在发言中指出,中拉经贸合作正在由贸易驱动走向更加均衡的合作,贸易-投资双轮驱动逐渐发挥效应。产能合作是中拉经贸合作的新动能。中国在拉美的贸易与投资,正在由互补推动的自发式合作转向以全球价值链合作为导引的合作。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张阳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信保的国别风险研究方法与拉丁美洲业务的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刘青建教授指出,中拉在互鉴学习中共同探索,寻求共同发展。拉美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发展模式的先锋和开拓者,为后来发展中国家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中国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探索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主要贡献在于打破了对西方发展模式的迷信。中拉双方有发展的共同诉求,中拉模式应在相互借鉴中寻求更好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研究员许嫣然认为,中拉合作是资源导向、市场导向和效率导向的,中拉关系既相互依赖,同时又是不对称的。

 

(四)历史、移民与拉美文化

 

布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胡其瑜回顾了中国人在古巴的历史,展望了中古关系的未来。中国在古巴的存在越来越突显,现在很多企业都想进入古巴发展,尤其是中国企业。中国和古巴的关系,随着美国取消对古巴长达几十年的禁运,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因为中国在古巴有自身的文化基础,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未来中古关系的发展肯定是往乐观的方向前进的。

 

中国人民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金茜比较了中国和巴西的文化异同,从文化层面上来促进两国的相互理解,求同存异,有利于两国发展更加全面的双边关系。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两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信任和理解的建立。中国人民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金晓文认为,中国在拉美投资基础设施项目,需重视当地社区对项目的影响。

 

 

二、中国拉美研究青年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拉丁美洲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刘维广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拉关系的深化和中拉合作的加强,国内学术界正涌现出拉美研究的热潮:科研队伍日益壮大,研究领域和深度不断拓展,研究方法推陈出新,并体现出以中拉合作为重点研究方向的突出特点。在这股拉美研究热潮中,青年学者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青年学者来说,既有亟待加强基础研究和学术积累的不足,又有研究方法创新的优势,论坛为青年学者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共同提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青年论坛与“中国、美国与拉美:新行为体和变化中的关系”国际会议整合在一起进行,是一次创新和尝试,为青年学者开阔视野提供了平台。

 

在学术研讨环节,各位青年学者围绕拉美研究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拉美研究的经验与体会、读书心得等内容进行了交流。研讨会总共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由安徽大学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范和生主持。浙江外国语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唐俊针对中拉贸易中的竞争关系问题,提出了通过增强共生性来超越互补性,以开拓中拉经贸关系发展的新路径。同样来自该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王双指出,能源是中国在拉美的重点投资领域之一,而非常规油气则是中国未来的重点投资方向。巴西的深水盐下石油、委内瑞拉的重油、阿根廷的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是未来地区乃至世界重要的油气增长极,因此中国需要密切关注拉美乃至美洲地区“非常规油气革命”形势,准确预判、评估能源投资相关风险,并予以防范控制。来自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芦思姮探讨了拉美视角下的中拉基础设施合作的契合维度,包括中拉基础设施的供需维度、中拉发展利益与政策偏好的互补维度,以及中拉基建融资渠道的对接维度。外交学院西班牙语教师孟夏韵长期从事拉美生态文学研究,她阐述了拉美地区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挑战以及拉美人民生态意识的演进过程,以及中国与拉美在生态问题上的相似性,并指出中国可以借鉴拉美的经验,也可学习拉美效果良好的解决之策。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博士后郑猛阐述了拉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实证分析,郑猛发现拉美“人口红利效应明显”,有利于拉美ICT产业发展,同时拉美依然存在“资源诅咒”和过度城市化问题,因此拉美国家应该加大开放程度和提高社会保障,以促进ICT产业发展。社科院拉美所博士生张芯瑜以个体认知的视角,分析了拉美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关于外围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同样来自社科院拉美所的助理研究员王飞,分享了对《小型开放经济体的稳定性增长》的读书心得。他结合小型开放经济体的案例,证明了适合发展的经济稳定化政策是汇率盯住和财政管理。

 

第二单元由中央编译局副研究员靳呈伟主持,与会学者围绕拉美各国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谌华侨副教授,以1961年巴西副总统古拉特访华为案例,阐述了外交理念和决策者认知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人类学研究中心的张青仁博士,结合在墨西哥的田野调查,从历时与共时性的双重维度对恰帕斯州印第安问题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墨西哥政府在恰帕斯州印第安问题上治理失效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多元族群交织共存的当下,在不同族群间实现权力资源的均衡分配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族群共同发展的路径是全球化时代族群问题解决的关键。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员王慧芝,分析了玻利维亚莫拉莱斯政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就拉美左翼未来的发展谈了自己的观点。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系讲师周楠,指出了“查韦斯主义”在委内瑞拉兴起的政治条件和思想条件,并分析了查韦斯政府执政地位巩固的原因,最后分析了当下查韦斯政府所面临的问题。来自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博士生郭慧珍,分析了政党联盟、左右翼政党轮流执政,以及政党联盟政策趋同的倾向对智利民主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并指出民众对政党的低支持率是智利民主化进程的局限之一。南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薛桐,通过分析马岛问题的由来、马岛问题与香港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南海诸岛问题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说明了中国支持阿根廷在马岛主权问题上的态度。最后,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郭晨馨,以拉美跨国企业为例,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第三单元由中国社科院拉美所高波博士主持。范和生认为,中国同拉美国家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关系的逐步形成且趋于稳固,是保持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靳呈伟为大家介绍了异彩纷呈的拉美文化。河北师范大学秘鲁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员何美兰,介绍了拉丁美洲的穆斯林文化。她把拉美穆斯林文化分为“阿拉伯穆斯林文化”“非裔穆斯林文化”“政治穆斯林文化”三个层次来思考。暨南大学国际关系院的博士后莫光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智利华人华侨的生活、心理状况、经济状况进行考察,揭示了智利华人华侨远离家乡、渴望融入而又相对自我封闭的矛盾的移民心理。最后,来自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的助理研究员韩晗,介绍了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城市规划法律规制的三个阶段。她指出,拉美国家城市规划立法具有有效性与可借鉴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城市规划管理中公共部门边缘化、立法内容协调性不足、立法程序繁杂等问题。

 

第四单元,青年学者们就读书心得和拉美研究心得展开了讨论。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系讲师徐四海分享他对《拉丁美洲精神》的读书心得。他指出,这是一本少有的介绍拉美政治文化的书籍。该书通过分析拉美的宗主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历史文化,去探求拉美政治文化的根源,并试图去回答拉美为什么不同于美国。随后,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助理研究员谭道明根据《论拉美的民主》,提出了拉美“不自由民主”的概念。他认为“不自由民主”的陷阱还将长期存在于拉美,影响拉美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秘鲁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员王映粲,分享了她在翻译秘鲁公司法过程中的体会。她分析了秘鲁公司法文本来源与组成的多样性,以及中秘法律文本的差异性,并指出了在自媒体环境下从事法律文本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贺喜副研究员介绍了当前国内拉美研究的概况,以及拉美研究学者需要逐渐掌握完备的知识结构。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的袁艳博士也分享了她从事拉美研究的个人体会。

 

最后,美国匹兹堡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柯慕贤和与会学者进行了会议总结。他对各位青年学者的精彩发言表示祝贺,并结合美国的拉美研究,建议中国的拉美学者应该加强西语、葡语学习,并多参与实地调研。刘维广主任在会议总结中对主办方表示了感谢,并说明第七届青年论坛将于明年由拉美史研究会和某一家研究机构承办,除了进行学术讨论、做读书报告外,还将针对当前拉美研究队伍建设中的不足以及青年学者的需求,专门邀请资深专家,以亲身经历和具体研究案例为内容,为青年学者举办“如何治学”的系列专题报告。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崔守军副教授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机构将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为中国拉美研究添砖加瓦。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