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者风采 > 学者对话

“百年征程——中巴智库线上对话会”嘉宾精彩发言实录: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巴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志伟

作者:周志伟  时间:2021-07-29  来源:中国驻累西腓总领馆

6月29日,驻累西腓总领馆成功举办“百年征程——中巴智库线上对话会”,现陆续摘登嘉宾精彩发言实录。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巴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志伟发言实录:

首先,非常感谢中国驻累西腓总领馆的盛情邀请,很荣幸参加今天的“百年征程——中巴智库线上对话会”,也非常高兴见到我的老朋友高文勇(Evandro Carvalho)教授,他是一位对中国非常了解的巴西专家,非常优秀。此外,参加本次对话会的其他中国、巴西同事,也是对中国发展、国际关系、中巴关系有着很深入研究的专家,前面几位的发言非常精彩,我从中很受启发。比如,刚刚结束发言的巴西共产党中央委员安娜·佩雷斯特斯女士谈到的中巴两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史,充分展示了在中巴之间不仅有密切的贸易和投资关系,而且有着相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种经历了历史洗礼的友谊尤为珍贵,也充分说明了中巴合作的快速发展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基于我们两国相似的国家身份、经济发展轨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政治愿望。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史,对政党而言是如此,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的50多名党员,到现在,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党员人数高达9500多万。对国家而言,同样也是如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时,人均GDP只有23美元,今天,中国GDP总量已经排名全球第二位,人均GDP也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很显然,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百年,彻底改变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命运,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与独立,建立了新中国,让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也在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从服务对象来看,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让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目标。因此,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国家治理来看,这些成就都是很有说服力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治国理政的有效性。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程中,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点跟人民有关,那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政治属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为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的党,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毛泽东主席在革命年代就曾强调,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特别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知道,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毫无疑问,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从实践来看,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奋斗的目标。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就提出了通过农业合作化让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就如何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行了政策设计。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了“共享发展”新理念,判断标准就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在这一点上,中国全面脱贫的胜利,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所有的人富裕”的执政理念。

第二点是跟制度有关,就是持续不断地深化制度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贴近中国传统文化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也就是说,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总体上是与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总而言之,改革的目的在于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背后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体制。为此,早在2013年,中国确定了下阶段改革的总目标,那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党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党的十九大报告便提出了158项改革措施,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等。

关于中国与巴西关系,我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

巴西是拉美地区大国和全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方,同时也是中国外交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尽管目前巴西尚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但是,中巴双边关系的维度和内涵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吻合。

在政策沟通方面,中国与巴西具备双边、多边交叉完善的对话机制,2006年设立的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简称“中巴高委会”)是推进两国政策协调、各领域合作的总机制,也可以算是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合作领域最全、效率最高的双边合作机制。另外,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基础四国等国际多边机制下,中巴两国一直保持着高频互动和合作,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设施联通方面,尽管中巴远隔重洋,但巴西是拉美极个别与中国实现直航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在双边贸易推动下,两国远洋运输日益繁忙。除此之外,中国已经成为巴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基础设施成为继采掘业、农业之后中国投资巴西的又一核心领域,参与了一系列水电站、机场、码头、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项目,2018年招商局港口完成收购巴西第二大港巴拉那瓜港口,也创下了巴西以及拉美地区最大规模的港口收购兼并项目。包括在巴西的东北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有效地弥补了巴西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欠缺,有助于巴西更便利融入亚洲市场。

在贸易畅通方面,中巴双边贸易止住了前几年的颓势,在2018年达到1111.8亿美元,巴西也成为首个与中国贸易规模超过千亿美元的拉美国家,这也充分说明中巴两国活跃的贸易关系。目前,中国是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占巴西总出口的比重高达33%,占巴西总进口的比重为21%,远高于美国所占的比重。此外,两国逐步推进的产能合作有助于两国贸易实现更加平衡、更具可持续性的增长,与此同时,帮助巴西解决“去工业化”问题,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更有利地融入全球生产链;

在资金融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巴西重要的外资来源国,根据巴官方统计,2003-2018年,中国对巴西实际投资额约为692亿美元,而2003年的起点仅为5400万美元。对连续多年经济衰退的巴西而言,中国旺盛的投资势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外资相继撤出所造成的冲击。另外,中巴两国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中保持着密切合作,而中巴基金、中拉合作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中拉基础设施转向贷款、中拉农业合作专项基金也成为中国与巴西实现资金融通的双、多边机制。

在民心相通方面,中国在巴西总共建立了10所孔子学院、4个孔子课堂,数量居拉美地区首位。另外,随着中巴双边合作的不断升级,巴西智库和高校成立了一批中国研究中心和项目组,通过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推介,促进了巴西各界对中国的了解。与此同时,巴西人来华学习、旅游的人次也呈猛增趋势,而中国高校开设葡萄牙语专业的数量达到了30余家,对于中国百姓而言,关于巴西的资讯不再是稀缺资源。再有,随着“金砖合作”的开展及其配套的“金砖国家”智库交流的常态化,中巴两国参与智库交流的主体明显增多,智库交流的内容从以往的人员互访扩大到了合作出版、联合研究、学术网络构建等维度。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通过今天的对话,与东北部的大学、智库建立更加密切的学术联系。因为,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与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等地智库已经建立起了合作关系,虽然我个人曾经去过东北部的萨尔瓦多、累西腓,但是,相比较而言,与巴西东北部的学术交流和联系还是非常有限。因此,我也是很诚恳地请求中国驻累西腓总领馆向我们推荐合适的合作伙伴。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再次感谢总领馆的邀请,也非常期待能与今天对话会的中国、巴西两国学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