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数据库>国内外拉美研究成果数据库>正文
科罗拉多河盐水问题
作者:时间:2008-11-11 09:49:24来源:拉丁美洲历史词典
科罗拉多河盐水问题  墨西哥和美国之间因科罗拉多河污染墨西哥农田而引起的国际争端。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北部的科罗拉多河是美墨共有的国际河流,全长2190公里,下游一段约144公里流经墨西哥的墨西卡利(Mexicali)注入加利福尼亚湾。1936年和1938年美国在其境内相继修建胡佛水坝和派克水坝拦河蓄水。1944年2月两国签订协定,规定河水流量91%以上归美国使用,归墨西哥使用的不足9%。由于下游水量大减,墨西哥境内的科罗拉多三角洲地区灌溉用水不足,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耕地已受到盐渍化的严重影响。1961年美国竟片面决定用科罗拉多河水冲洗其境内的盐碱地,致使注入墨西哥境内墨西卡利山谷灌溉渠道的河水盐量骤增,造成几十万公顷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大量土地遭到破坏。1962—1964年,该地区居民对美国多次提出强烈抗议。美国被迫于1965年3月与墨西哥达成协议,规定由美国在其境内建分水运河来改善该河下游状况,但美国未履行协议,继续将盐水排入墨西哥。1973年8月两国再次签订协定,规定美国在其境内修建河水淡化厂,以减少河水含盐量。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