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1924年,1925年,1932-1938年 亚历山德里执政
作者:时间:2008-11-13 16:06:18来源:二十世纪世界各国大事全书
在1920年智利激烈的竞争中,自由党人阿图罗·亚历山德里获胜,并在一战后智利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开始了第一次执政。亚历山德里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并对劳动者作出一些让步。政府通过了限制企业主的社会法和劳动法。劳动法规定在工业中实行8小时工作制,星期天为法定休息日,承认工会组织,确保工会的独立。但在实行军队改革方面,受到保守分子和高级军官的阻挠,在军饷延期支付时,国会议员竟投票为自己增加工资,引起军人不满。为此军队发生暴动,迫使亚历山德里总统于1924年9月提出辞呈,流亡国外。后来,他的支持者推翻了军事委员会。1925年3月20日,亚历山德里恢复总统职权。他于当年9月推动通过新宪法,宣布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和政教分离原则。10月1日亚历山德里再次辞职,由副总统巴罗斯·博尔戈尼奥继任,从此结束了他第一次执政。
1932年12月24日举行大选,亚历山德里再次被选为总统,开始了第二次执政。这次执政期内他实施了许多社会经济和财政的改革:一、尽量利用本国资金恢复经济;二、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亚历山德里鼓励外国投资,积极为智利产品开辟市场。1932-1937年间,进口增加1倍,出口扩增了4倍以上,从而赢得了国家财政的稳定。到1936年,美国在制造、矿山等行业的直接投资已达8.84亿美元;三、维护工人的利益鼓励工会发展。亚历山德里扩大公共工程,例如建房、排水工程,促进工人的就业。以上这些措施,为智利的民主政治打下了较为健全的经济基础。1938年,亚历山德里以较好的政绩结束了他第二次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