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数据库>国内外拉美研究成果数据库>正文
阿根廷的社会人类学
作者:L.巴托洛梅 余幼宁时间:2010-10-11 20:09:15来源:国外社会科学
从阿根廷一些大学建立最早的人类学专业迄今将近25年,这一学科的状况不太令人满意。一些大学的人类学专业被撤销;有的徒有虚名,教学内容与人类学毫无关系;有相当一部分新毕业的学生在学业上缺乏训练;理论和思想体系存在着很大的混乱。从某种意义上讲,1950年美国人类学家R.比尔斯指出的拉美社会科学非制度化的特点仍适用于今天的人类学,尤其是至今仍有人坚持要否定它的科学性, 把它划为我国通常理解的“ 人文科学”一类。但是, 笔者认为上述危机极为深刻, 迫使我们实际上从零开始。这也包含着积极因素, 如果精心耕耘, 这一学科是能够巩固和发展的。
普通人类学是通过进化论和自由思想传进阿根廷的。在世界其他地方人类学继续发展的时候, 阿根廷出现了一个“ 学术空白气是奥地利历史文化学派的坚定促进者、意大利血统的人类学家因贝略尼填补了这一空白。因贝略尼及其追随者后来统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根廷人类学的发展, 并控制着人类学在大学里的科学组织, 巩固了在理论上的统治地位。战后, 一批欧洲移民由于本土的气候不宜于健康而来到阿根廷, 这就更加强了因贝略尼一派的力量。奥地利史前学家O.门京进入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人种史博物馆, B.马莱斯接替自由论者帕拉维西诺领导图库曼大学人类学学院, M.德费迪南迪接替C.弗兰领导库约大学人类学学院。还有战后初期从意大利抵阿根廷的M.博尔米达。博尔米达起初是因贝略尼的追随者,后来是人类侄释学的现象学的鼓吹者。1848年以后, 他变成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人种学的“ 沙皇” , 尽管政界和学术界都发生了变化, 但他直到1978年逝世一直保持这一地位。
由于1955年的革命和庇隆政府的倒台,似乎与前政府牵连甚深的历史文化人类学家被赶出大学。大学里自由派复辟的结果是1958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哲学系和拉普拉塔国立大学自然科学系和博物馆均设立了人类学专业。这两个专业虽然名称相同, 但方向却相去甚远。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教学大纲注重文化和人种学, 而拉普拉塔大学的大纲则显然强调考古学和博物学。
 
 
 
【关键词】社会科学 社会人类学 阿根廷 自然科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