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数据库>国内外拉美研究成果数据库>正文
语言,走过历史的沧桑
作者:索飒时间:2011-03-30 10:07:08来源:读书
今年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到了马尼拉。从北京到马尼拉大约只有两个到厦门那么远,没想到,临行前对菲律宾的学习还绕过了一个拉丁美洲。当然,这里也有一点必然联系。中国对于西班牙语美洲的了解,最初恐怕是借助菲律宾即吕宋的。据说,中国人所见到的第一本西班牙语—汉语词典就叫《吕宋华文合璧字典》,在历史上,“吕宋文”曾被当作了西班牙文的代名词。
读了一篇墨西哥学者写的关于菲律宾爱国者何塞·黎萨尔(JoséRizal)的文章。黎萨尔一八六一年出生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的菲律宾,最初学医,后来从事写作,他的西班牙语与他的母语他加禄语(Tagalo,菲律宾本土语言之一)一样纯熟。作为一代本土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他去宗主国西班牙接受过教育,但他从来没有忘记殖民地同胞的屈辱,并从旅居西班牙开始,发出了第一声反殖呐喊。他热爱西班牙语和它所承载的文化,但他用西班牙语写出了流传后世的反对西班牙殖民主义的文学作品:《请别碰我》、《起义者》以及大量政治、思想论文。当这些作品在菲律宾被列为危险的禁书时,黎萨尔却勇敢地踏上了返回祖国的道路。他反对其他爱国者急于用暴力争取独立,但西班牙当局却把他作为唆使起义的思想犯逮捕。一八九六年,西班牙当局处决了年仅三十五岁的黎萨尔。黎萨尔的殉难激起了更大的反殖浪潮,两年之后,西班牙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被推翻。
“二战”后用美国吉普车改造成的小公共,缓缓驰过车水马龙的马尼拉街头,花花绿绿,怪状奇形。细雨中,外国的来访者正在向黎萨尔纪念碑敬献花圈。在菲律宾,黎萨尔像孙中山在中国、甘地在印度一样受到国父般的尊敬,但是,在黎萨尔和他的后世仰慕者中间,已经产生了一道巨大的语言鸿沟。今天在菲律宾,估计只有2%的人———多半是老人和学校里的西班牙语师生———多少懂西班牙语,当年黎萨尔和其他独立运动先驱用热血写就的爱国檄文,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阅读。历史的风风雨雨吹拂着菲律宾群岛,沧海桑田的变化伴随着冥冥中的黎萨尔。麦哲伦是第一个到达菲律宾(一五二一)的西方人。后来,西班牙人以其国王费利佩二世(FelipeⅡ)的名义将这块由七千多个岛屿组成的地区命名为菲律宾(Filipinas),并于一五六五年在此建立了殖民统治。但西班牙人不是直接由欧洲本土、而是由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出发至此的。他们从墨西哥西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港起航,驶向浩瀚的太平洋。当年哥伦布寻找亚洲的西行远航,以不期而遇的广漠美洲为跳板,继续西行,将殖民帝国延伸到了亚洲。
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居住在七千个岛屿上的不同部族讲一百多种语言。西班牙人压制了以南部棉兰佬岛为中心的伊斯兰教影响,迫使大部分菲律宾居民像美洲居民一样接受了天主教,因此,至今菲律宾是亚洲惟一的基督教国家。但是,菲律宾却没有像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一样,成为一个西班牙语国家。
 
【关键词】本土语言 西班牙语 西班牙人 黎萨尔 菲律宾人 墨西哥
 
PDF全文下载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