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数据库>国内外拉美研究成果数据库>正文
十六世纪后期至十七世纪初期中国丝绸的国际贸易
作者:李金明时间:2011-07-21 15:39:49来源:南洋问题研究

【正文】十六世纪后期,我国丝织业生产已有了明显的发展,丝织业中心之一的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城中机户雇佣的织工已达数千人之多。即使是素不蓄蚕的福建,也不惜从湖州贩运湖丝,“染翠红而归织之”,故同样有著名的丝织品销往各地,“凡福之绸丝、漳之纱绢……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泉人自织丝,玄光若镜,先朝士大夫恒贵尚之,商贾贸丝者大都为海船互市”。广东的情况也一样,“牛郎绸、五丝、八丝、云缎、光缎,皆为岭外、京华、东西二洋所贵予”。这些丝绸或者经由我国海外贸易商运往日本、吕宋、东南亚等地;或者经由西欧殖民者转贩到印度、欧洲、拉丁美洲,几乎遍及世界各地。
(一)
十六世纪在日本,中国丝绸是很受欢迎的,它不仅成为帝王祭典时必不可少的衣料,而且深受富裕阶级的喜爱。优质生丝在市场上可象金钱一样地流通和被珍藏,16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代理商科平多尔((Ralph Coppindall)在日本时看到:“中国生丝在那里被作为金钱,公平交易”。当时代表日本手工业最高水平的京都丝织业,主要就是依赖进口的中国生丝作为原料。

【关键词】 十六世纪 十七世纪 丝织业 丝织品 中国丝绸 海外贸易 丝绸贸易 中国 中拉关系 马尼拉大帆船 阿卡普尔科 大帆船贸易航线 拉美 南美洲 墨西哥 智利 巴拿马

PDF全文下载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