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数据库>国内外拉美研究成果数据库>正文
稳定与创新:经济腾飞之双翼——超越宪政决定论与战略决定论之争的经济发展新思维
作者:陆善勇时间:2011-09-22 11:29:26来源:学术论坛
关于一国(尤其是欠发达国家) 长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经济学界出现了宪政决定论与战略决定论之争。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这样不仅可能会诱发理论创新,而且必然激发我们深入探索21 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模式和具体实施的步骤。
一、宪政决定论与战略决定论之争
众所周知,关于经济发展,西方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 有一个信念,即制度决定经济绩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起决定性作用。新兴古典经济理论的创立者杨小凯教授更是进一步认为,英美式的宪政共和体制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具体一些来说,在新兴古典经济理论看来,之所以有穷国和富国的差别,其主要根源就是富国有一些好制度和习惯能够有效地减少内生交易费用,而穷国则是缺乏这些有效率的制度和习惯。在这些制度中,产权制度对减少内生交易费用又最为关键。杨小凯认为,只有通过英美式的宪政共和体制才能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效的产权制度。
针对杨小凯教授的观点,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撰文指出,英美的宪政共和体制既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欠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发展战略,即政府政策能否诱导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比较好地发挥它们由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至于政治体制的变革,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发达阶段时才能够顺利推进。然而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这场“林杨之争”是没有赢家的。
首先,杨小凯教授的观点,无法解释许多重要的现象:德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是在完成了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之后才废弃专制政体转而采用宪政体制的;新加坡迄今仍未采用英美式的宪政共和体制,经济上还有相当多的国有企业,但是新加坡1996 年时人均收入已经达到美国的水平;拉美国家独立后均先进行了共和宪政体制改革,但是这些国家迄今经济仍落后不堪、困难重重;而曾经是世界头号强国、被誉为共和宪政体制改革先锋和楷模的英国,现在经济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已经落后于许多“曾经的后进国家”。
 
【关键词】 经济发展宪政 战略 稳定 创新 拉美
 
PDF全文下载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