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数据库>国内外拉美研究成果数据库>正文
对新译《马可·波罗游记》的一点质疑
作者:郭志燮时间:2011-10-12 15:20:56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陈开俊等合译),是建国后此书的第一个汉译本。笔者在阅读时,发现此译本第一卷第五章有一个科学性的错误,特提出质疑,以祈译者在此书再版时改正或加以注释说明。新译本第一卷第五章第一节写道:“摩苏尔(Mosul)是一个幅员广大的王国,聚居着各种民族。一种是阿拉伯人(Arabians),信仰穆罕默德(Mahomet)的伊斯兰教。其它的人都信奉基督教,但不严守基督教教规,而且有不少地方还违犯教律。他们是聂斯脱利教派(Nestonans)和雅各教派人(Jacobites)。还有亚美尼亚人。这些民族在当地都有一位总主教,称为雅各利特(Jacolit),所有大主教、主教和修道院长都由他委任。印度、巴格达(:}audas)或契丹(Cathav)等地的上述神职人员也由这位总主教派送,正象罗马教皇派遣神职人员到拉丁美洲一带相似。”
这一节的最后一句,即“正象罗马教皇派遣神职人员到拉丁美洲一带相似”,(着重号由笔者加的)在《马可.波罗游记》的原作中是没有的。这一句是十六世纪中期以后,由后人加上去的。
……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巴罗斯港出发,向西航行,去开辟到东方的新航路的。他和水手们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69天,才发现陆地,到达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哥伦布称它为“圣萨尔瓦多”。哥伦布认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向往的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后来哥伦布继续向南航行到达古巴,当时他误认为古巴就是东方的日本,后又到达海地。1-4 9 3年3月16日,哥伦布返回西班牙。此后,哥伦布又先后三次西航,陆续发现了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地。不过,一直到1506年哥伦布逝世以前,他始终认为自己到的地方是亚洲的边缘,并不知道那是一块欧洲人尚不曾到过的“新大陆”。
1499年到1591年,意大利航海家阿美利哥三次航行到今南美洲东北部海岸,进行实地考察,并绘制了地图,肯定哥伦布到的不是亚洲,而是欧洲人还不知道的一块“新大陆”。为了彰扬阿美利哥的发现,后人就用他的名字命名这块新大陆,称为“阿美利加洲”,简称“美洲”。由此可见,欧洲人知道美洲是在十六世纪初。
至于说“拉丁美洲”这个地理概念,那就出现得更晚了。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就开始侵占美洲,一直到十六世纪中期以后,西班牙、葡萄牙才占领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巴西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在除巴西以外的其它地区建立了殖民统治。因为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都属拉丁语系,因此人们才称北起墨西哥南至阿根廷的这个区域为“拉丁美洲”。
 
 
【关键词】 游记 拉美洲 牙买加 波多黎各 多米尼加 墨西哥 阿根廷 巴西 海地 马可·波罗 十六世纪 印第安人 哥伦布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