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数据库>国内外拉美研究成果数据库>正文
冷战后美国与拉美合作机制的演变
作者:马俊平时间:2013-05-22 11:08:16来源:现代国际关系
4月20—22日,第三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加拿大魁北克市召开。除古巴外的34个美洲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加强民主和促进安全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冷战结束后,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以及相关的部长会议增多,成为美国和拉丁美洲之间的主要合作机制。而冷战时期相当活跃的美洲国家外长会议和国际会议在冷战后却处于沉寂状态。种种迹象表明,冷战后美国和拉美之间的合作机制开始发生变化。
一、冷战时期美拉联盟机制的兴衰
美拉之间总体的合作机制最早始于19世纪末。1890年4月,在美国国务卿詹姆斯•布赖恩的倡议下,第一届泛美会议在华盛顿召开,美国和17个拉美国家参加了大会,并决定成立“美洲各共和国国际联盟”及其常设机构“美洲共和国商务局”。此后,泛美会议共召开过9届,成为美国和拉美国家之间最早和最重要的合作机制之一。
……
1979年6月,美国卡特政府提出建立一支泛美和平部队,用以干涉尼加拉瓜内政的提案,遭到美洲国家组织第17次外长会议的否决。1989年12月,美洲国家组织通过一项决议,谴责美国对巴拿马的入侵,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对巴拿马的武装干涉。1977年,巴西宣布废除同美国签订的军事协定,从法律上解除了与美国的“自动联盟”关系。菲格雷多总统还明确表示:“巴西和美国不会再出现任何形式的联盟。”另外,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美国作为阿根廷的盟友公然支持英国,对阿根廷中止出售武器并进行经济制裁。这种做法极大地伤害了阿根廷和其它拉美国家对美国和美拉联盟的信任,加深了美国与拉美国家间的鸿沟,凸显了美拉联盟作为美拉合作机制的局限性。作为二战后美拉合作的主要机制,美拉联盟到70、80年代实际上已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关键词】合作机制 美洲国家组织 拉美国家 冷战后 美洲自由贸易区 首脑会议 国防部长 泛美会议 北美自由贸易区 安全合作 巴拿马 巴西 阿根廷
 
PDF全文下载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