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工作>科研成果>拉美政治>正文
海地政治危机述评
作者:赵重阳时间:2005-03-14 21:52:00来源:
  海地是拉丁美洲最早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共和国。[①]2004年恰逢海地独立200周年,然而,这个国家迎来的不是隆重的独立周年庆典,却是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
  一  海地的政治危机
  2004年新年伊始,由海地部分宗教人士、学生和商人等组成的“民主论坛”发起多次示威游行,要求总统阿里斯蒂德辞职。这一要求遭到总统断然拒绝。于是,支持和反对政府的两派势力矛盾激化。2月5日海地局势风云突变。主要由前军人组成的反政府武装于当日占领了国内第四大城市、北部重镇戈纳伊夫,以武力逼迫阿里斯蒂德交权。反政府武装切断了从首都太子港到北部其他城市的交通运输线路,导致汽油、食品和饮用水等必需品供应紧缺,价格暴涨。反政府武装还烧毁房屋和电台,迫使学校关门停课,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政府紧急增派国民警察部队,几次试图夺回戈纳伊夫的控制权,但都以失败告终。反政府武装则乘胜前进,于2月7日又攻占首都西北方向仅70千米的圣马克市,焚烧了当地的警察局,并到处设置路障,阻塞交通,当地的商船货柜也被哄抢。2月16日数10名反政府武装分子袭击了首都西北113千米处的安什市警察局,杀死局长,驱散警察,释放了被关押的犯人。在反政府武装逼近之时,国民警察部队却几乎不堪一击。2月22日,反政府武装一举攻占第二大城市海地角,包括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存放在当地仓库内的800吨粮食也被洗劫一空。2月25日,反政府武装又夺取了北部的托尔蒂岛,完成了对首都太子港的包围。海地局势可谓急转直下,首都太子港人心惶惶,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抢劫之风四起,民众纷纷出逃。美国、加拿大和西班牙等国不得不将本国公民撤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下令撤出联合国驻海地机构的所有非必要人员和家属。阿里斯蒂德虽然坚持不肯交权,但面对当时的局面也束手无策。最后,迫于国内和国际,特别是来自美、法等国的巨大压力,2月29日阿里斯蒂德宣布离职,匆匆飞往中非共和国,5月底又转往南非避难。在阿里斯蒂德出走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迅速进驻海地以控制局势。
  二  国际社会的态度
  海地是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历史上军事政变频仍,政局变化无常。1957~1986年,杜瓦利埃父子在海地实行专制独裁统治长达30年之久。[②]杜瓦利埃家族统治终结之后,海地政局又几经反复,近几年来海地局势的相对稳定可谓“来之不易”。因此,2004年海地反政府武装叛乱的发生,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海地局势急剧恶化深表忧虑,希望由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和加勒比共同体等相关国际组织出面调解。加勒比共同体主动派出代表前往海地斡旋,建议海地政府采取解散亲政府的组织、释放政治犯、与非武装的反对派合作、任命一位新总理等措施来缓和局势。法国作为前宗主国也不想置身事外。美国对于干预西半球事务从来不甘人后,何况对于阿里斯蒂德还有过扶持之功。
  美国政府认为,阿里斯蒂德执政期间的所作所为虽然并不令人满意,但他是民选总统,因此主张通过协商而非武力解决问题,并明确表示美国将不会承认一个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政府。可以说,美国的这一立场既反映了它当前在国际上推广西方民主的方针,也体现了它对阿里斯蒂德本来所寄予的希望。2月20日,以美国负责西半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诺列加为首的一个国际调解团提出了一项旨在解决海地危机的“和平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成立一个由阿里斯蒂德、非武装的反对派和国际组织3方的代表组成的委员会;由委员会投票产生一个理事会;由理事会负责任命一位海地各派均可接受的新总理。按照这一计划,阿里斯蒂德的权力将被削弱,但他可以继续执政到2006年任满为止。阿里斯蒂德对这项计划欣然接受,但反对派却坚决拒绝。
  这里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阿里斯蒂德与美国之间的某种特殊关系。1990年阿里斯蒂德在海地大选中获胜,出任总统,但在1991年就被一场军事政变推翻并流亡美国。美国政府不仅为阿里斯蒂德提供政治庇护,而且通过政治与军事压力迫使海地军人政府交权,并将阿里斯蒂德护送回国,重新当政。据说,美国还曾花85万美元为阿里斯蒂德雇用保镖。可见,美国想保住阿里斯蒂德不被赶下台,是想在捍卫“民主制度”的幌子下掩饰自己的某种难堪。此外,美国想尽力稳住海地局势,也意在防止大批海地难民涌入美国,避免在大选之年给反对党提供攻击执政党的口实。从另一角度看,阿里斯蒂德在反政府武装兵临城下、局势岌岌可危时仍态度强硬,拒不辞职,显然也是寄希望于美国布什政府会帮他一把。
  在反政府武装已经完成对首都太子港的包围之后,反对派更加士气高涨,认为阿里斯蒂德大势已去,要求他下台的态度更加坚决。显然,阿里斯蒂德已无法与反对派实现和解。美国、法国等在斡旋无效的情况下只得改变立场,要求阿里斯蒂德正视现实,主动下台。阿里斯蒂德在抵达中非共和国后曾愤愤不平地向媒体披露,说他是在美国逼迫之下,被美国士兵“绑架”后登上飞机的,并郑重声明:他依然是海地的合法总统。尽管美国对这一说法予以否认,但勿庸置疑的是,美国立场的改变是导致阿里斯蒂德下台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从目前情况看,国际社会已基本认同海地临时政府的合法地位,但仍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组织对海地临时政府的合法性表示怀疑。例如,由15个成员国组成的加勒比共同体一直拒绝承认海地临时政府,认为美国支持将一位民选总统赶下台的做法非常危险,容易产生“传染效应”,导致其他国家仿效,并要求美洲国家组织对阿里斯蒂德离职事件展开调查。[③]
  三  政治危机的根源
  在分析根源之前,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阿里斯蒂德的经历。阿里斯蒂德是位神父,早年曾坚决反对美国支持海地的独裁政权,以旗帜鲜明的左翼社会活动家这一身份赢得声望。他同情贫苦民众,反对独裁,宣扬民主,为此还多次险遭暗杀。由于在国内中下层民众中获得广泛的支持,他在1990年12月的大选中以绝对优势当选海地的第一位民选总统。
  海地宪法规定总统不得连任,因此,阿里斯蒂德在第一任总统任期结束后将权力移交给本党的另一位政治家普雷瓦尔。这是海地历史上首次实现政权的和平交接,阿里斯蒂德也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的赞誉。2000年5月,海地举行议会选举。反对党认为,这次选举存在舞弊行为,并对随后举行的总统选举采取抵制态度。结果在当年11月海地大选中,阿里斯蒂德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再次当选总统,任期到2006年。但是,反对党却一直拒绝承认这次大选的合法性,国际社会也对这次选举的公正性存有质疑。海地政局从那时起就一直没有平静下来。
  显然,海地政局从2000年大选引发动荡到2004年爆发政治危机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是哪些因素导致海地局势不断恶化?
  第一,政治上逐渐失去民心。神父出身的阿里斯蒂德之所以能在1990年大选中脱颖而出,成为海地民选总统,主要靠的是个人在民众中的良好声誉。当时国际社会尽管普遍希望海地能恢复文人当政和社会稳定,但对阿里斯蒂德本人并不甚了解,美国政府对他也处于观察之中。阿里斯蒂德深知自己执政的根基并不稳固,因此,他在当政之初力图有所作为,曾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如精简政府机构,打击毒品走私,整治政府机构中的某些腐败现象,实施土地改革,推动文化普及等,以进一步赢得政治声望和民众支持。他同时也看到,具有干政传统的海地军队对他构成了巨大威胁。他上台不久即采取措施削弱军队力量,决定3/4的军队高级将领退役,并准备将警察从军队中分离出来,为最终解散军队做准备。这些举措引起军方强烈不满。阿里斯蒂德执政才9个月即被军人政变推翻。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看到,要在海地实现美国所期待的“政治民主”,必须消除海地军人干政这一重大障碍,同时,阿里斯蒂德也是一个一时无人可以替代的文人领袖。因此,美国采取明确支持阿里斯蒂德的态度,硬是逼迫军人交出政权,并把阿里斯蒂德护送回国,重新当政。阿里斯蒂德重新执政后,施政态度和作风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他解散了军队,只保留警察部队以维持治安;在政治上开始压制和打击反对派,加剧了国内的政治纷争;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不够重视;政府部门贪污腐败丑闻时有发生。不仅有多名原政府官员和高级警官因涉嫌贩毒等受到指控,阿里斯蒂德本人似乎也与这些案件有牵连。阿里斯蒂德下台后成立的临时政府已经宣布将就贩毒、洗钱、挪用公款等几项罪名对他展开调查。一旦调查属实,有可能要求将他引渡回国受审。随着阿里斯蒂德及其领导的政府威望下降和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原军队领导层和反对派便加紧积聚力量,争取民众,待机发难。
  第二,国民经济长期持续恶化。海地历来是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981年以来的23年间,海地国民经济处于持续衰退状态,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形势最糟糕的国家。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民经济长达20多年的持续衰退都是不堪承受的,更何况像海地这样一个极度贫困的国家。80年代经济衰退是拉美和加勒比各国的普遍现象, 90年代绝大部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恢复,惟独海地经济始终没有起色。而90年代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海地恰恰是在阿里斯蒂德及他所属的政党当政。可以说,国民经济持续衰退,民众生活状况不断恶化,是阿里斯蒂德及其政府失去民心的最根本的原因。民众本来就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无所作为强烈不满,政府某些严重的政策失误更使这种不满情绪有增无已。例如,2001年,政府曾决定通过发展“合作银行体系”增加对小企业的投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和严格的管理,一时间非正规的合作储蓄银行数量激增。这些银行为吸引存款,提供毫无保障的高利率,月储蓄率高达10%~12%。这种状况当然不能持久,到2002年此类银行纷纷倒闭,数万储户的存款化为乌有,引发大规模的街头抗议示威。又如,银行危机余波未平,海地货币古德又突然大幅贬值,普通民众再次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2002年议会选举之后,一些援助国和国际机构因怀疑选举舞弊而冻结对海地的援助款项,更使海地经济雪上加霜。
  第三,文人政府与军方的矛盾是这场危机最直接的原因。人们清楚地看到,在海地这场政治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以前军人为主的反政府的武装反对派。海地是一个长期由军人当政的国家。军事政变是这个国家的一种历史传统。海地是由奴隶起义成功而获得政治独立的国家。独立后,虽然宣布实行民主共和制,但民主制度并不完善,历任执政者都靠军队与强权来维持统治。自1804年独立以来的200年间,军事政变达30多次;1843~1915年的70年间曾更换了22位总统,其中任届期满的仅有1人,其余的或被政变推翻,或死在任上;既有自然死亡,但更多的是被暗杀。在1956年12月至1957年9月的9个多月内,海地曾5次更换总统,大概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因此,在海地,军队既是最有能力问鼎国家政权的集团,也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既得利益集团。阿里斯蒂德采取解散军队的断然措施,对稳定文人政权来说无疑是切中要害的。但是,他对解散军队可能引起的冲突,对军人们“东山再起”的能量,显然都估计不足,没有采取后续措施以彻底消除隐患。
  四  海地局势的前景
  海地最高法院院长亚历山大已经宣誓就任临时总统,临时政府既得到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和美国等的支持,又有国际维和部队的直接保护,只要自身不出问题,作为过渡政府完成到2005年11月大选为止的任期可能没有多大风险。但是,临时政府要完成所面临的几项紧迫任务并不容易。
  第一,如何维护社会和平与安定。目前,反政府武装分子已经撤离首都,以巴西为首的国际维和部队已经接替以美、法为主的多国部队进驻海地,协助当地警察部队维持海地局势。但是,当前的海地仍面临多种动乱因素。其一,反政府武装不容小觑。海地反政府武装力量最多时约有4000~5000人,他们不但没有解除武装,而且依然控制着大部分关键地区。他们还要求政府恢复军队,并发放10年的退役金。虽然美国和海地临时政府都刻意将他们与非武装的反对派区别开来,无意让他们参政,但反政府武装决不会就此罢手,其领导人之一菲利浦就曾暗示会参加明年的大选。其二,警察部队力量薄弱。动乱期间,警察机构受的冲击最大,大批警察局被反政府武装捣毁,警察被杀害或者逃亡。据报道,目前返回岗位的警察约为2000人左右,不仅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而且人数还不及反政府武装的人数,同时还受到武器装备差、缺乏车辆和办公地点等多种问题的困扰。目前,海地的一些城镇被反政府武装分子控制,一些城镇被警察部队控制,还有一些城镇被双方共同控制,局势非常复杂微妙。其三,大量武器散落在民间。当年解散军队时就有许多武器没有收回。动乱期间又有一大批武器流失,例如,反政府武装包围太子港后,政府曾向自己的支持者发放武器,警察在逃跑时也纷纷丢弃武器。迄今不用说解除反对派的武装还未实现,连大量散落在民间的武器也没有回收,这无疑是一大隐患。其四,阿里斯蒂德被迫交权出走之后,国内的支持者并未善罢甘休,已多次举行示威游行,谴责美国干涉内政,要求阿里斯蒂德回国执政,并与反对派发生冲突,造成多人死伤。可见,海地临时政府要消除国内引起动乱的各种因素并非易事。
  第二,如何恢复经济,改善民生。如前所述,海地国民经济本来已近乎崩溃,年初的这场动乱使局势变得更糟:一些外资企业撤离,失业增加;大量基础设施被毁,物资被哄抢;生活必需品价格成倍上涨;电力供应极度紧张,首都太子港每天只能供电1小时,等等。动乱过后,国际社会的援助有所增加,例如,美国允诺今年向海地提供总额1.2亿美元的援助,联合国也答应年内提供35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7月19日,由联合国、世界银行、美国发展银行等参加的海地世界援助方大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并决定在未来两年向海地提供11亿美元的援助,以弥补其财政赤字并用于恢复基础设施和服务。但是,外部援助最终只能解燃眉之急,海地经济要想真正恢复并取得发展,还需要采取长期、深入而切实的措施。估计临时政府在恢复国民经济方面很难有所作为。
  第三,如何筹备2005年的大选。海地临时政府已经宣布,将于2005年9月举行议会选举,11月举行总统选举。毫无疑问,2005年的选举倍受各方关注。国际社会把这次选举视为恢复海地正常局势的重大举措;国内各派势力更要抓住这一角逐权力的机会。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和加勒比共同体等国际组织已同意为海地大选提供帮助,中国也应联合国的要求派遣125名防暴警察前往海地参与维和行动。目前,已由各党派、宗教、商业和私人团体等各界人士组成选举委员会。阿里斯蒂德所属的“拉瓦拉斯之家”已向临时政府提出保护并停止非法逮捕该党党员、解除反政府力量的武装等要求,但遭到临时政府拒绝,因此,这个党没有派代表参加选举委员会,使原定的9人委员会只有8人。“拉瓦拉斯之家”自然不会放弃参选机会,还会与临时政府讨价还价。反政府武装更不会甘心被排除在大选之外。因此,临时政府能否在海地组织一次公正的选举已倍受各方关注。
 


[①] 海地原系法国殖民地,早期居民以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为主。1790~1791年爆发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黑人起义,1804年1月1日取得独立,建立海地共和国。
[②] 弗朗索瓦·杜瓦利埃于1957年在美国支持下出任海地总统,实行专制统治。1971年,其子让—克洛德·杜瓦利埃继任,直到1986年被反政府群众斗争推翻。
[③] 至2004年8月底,也就是本文截稿时为止,加勒比共同体仍未恢复与海地的关系。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