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国际关系格局的加速调整以及中国外交的战略转型,中国和拉美在全球治理中将面临更多的新议题和新机遇,当然也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
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中国和拉美国家的经贸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但相比之下,双方在全球治理方面的合作却相对滞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国际关系格局的加速调整以及中国外交的战略转型,中国和拉美在全球治理中将面临更多的新议题和新机遇,当然也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
亟须建立全球治理合作机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拉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2011年达到了2415亿美元。如今,中国已成为拉美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更是巴西、智利等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自2008年以来,中国对拉美国家的海外投资也呈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拉美非金融类投资存量达540亿美元。2011年的投资流量达101亿美元,占当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6.8%,拉美已然成为中国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
不过,中拉关系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并没有随着双方经贸合作水平的提高而得以解决。除了与巴西等少数几个拉美国家在“金砖国家”、“基础四国”等框架内建立了合作机制以外,中国与拉美国家在全球治理上的对话与合作机制还未建立起来。
共同的利益诉求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和欧盟成员国深受影响,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开始走下坡路。由于无力独立解决危机,老牌经济体不得不寻求新兴国家的支持。中国、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广大新兴国家参加的二十国集团,逐步取代八国集团成为了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合作机制。在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的推动下,美国和欧洲不得不加快推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其中,IMF在2008年和2010年通过了两个针对治理结构的改革方案,中国、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国家在IMF的份额和投票权都有所提升。未来,中国和拉美国家应利用国际关系格局重新“洗牌”的机会,进一步推动全球治理结构的变革。
国际关系格局的加速调整,为中国和拉美国家共同推动全球治理结构变革创造了机会。中国与广大拉美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双方的利益交融也不断扩大。在推动全球治理结构变革的问题上,中国和拉美国家有着共同的诉求,即希望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在纷繁复杂的全球治理议题中,中拉更关注和平与发展议题,而非发达国家强调的政治议题。作为全球治理规则的遵循者,而非制订者,中拉双方希望加强和完善国际法及国际规则,加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多边论坛中的作用,反对发达国家的制度霸权。
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中彰显作为
2010年对于中国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顺利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之列。在外交政策上,由于逐渐深入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开始认真审视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和责任,经历了从“被动治理”到“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转型。2008年11月的G20峰会上,中国提出了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鼓励区域金融合作、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等问题中,中国的立场也从被动转向积极参与,并承担了相应的国际责任。
在战略转型过程中,中国希望与拉美国家一起推进全球治理机制变革,这主要是因为拉美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拉美国家是全球治理机制中重大发展议题的推动者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代言人。例如,在气候变化问题上,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举行;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又称“里约+20”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此外,拉美国家还注重国际组织在全球和地区治理中的作用。除全球性多边组织外,拉美许多国家还参与了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等第三世界组织。拉美的地区性组织也很多,如南方共同市场、拉美太平洋联盟、南美国家联盟等。在参与地区及全球治理的过程中,拉美国家不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制约了大国的制度霸权,而且对国际法的发展和全球治理规则的完善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毫无疑问,在战略转型过程中,中国希望把拉美国家视为推进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重要伙伴。
合作与挑战并存
中国与拉美国家在推进全球治理机制变革中尽管存在着普遍合作基础及合作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这主要缘于以下两点。
首先,拉美地区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巨大变化。1994年,墨西哥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0年,智利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1年,智利和乌拉圭双双跨入“高收入”行列,摆脱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中等收入陷阱”困扰,成为南美大陆第一批迈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这一系列事件意味着,拉美一些国家正在脱离发展中国家阵营,加入到发达国家俱乐部。拉美作为一个地区集团,不再是铁板一块,利益日趋多元化,政治及外交上的“西方化”日益明显。这一现象为中拉基于发展中国家身份认同基础上的全球治理合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使中国与拉美一些国家在WTO多哈回合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等全球治理问题中出现了一些分歧。
其次,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在政治版图上,拉美国家出现了左和右的政治分野;在发展模式上,拉美中左派执政的国家重新实施国家发展主义,一些国家则继续实施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在对外政策上,拉美国家之间的分歧也在扩大。拉美地区一体化组织日益碎片化,将影响中拉间有效的跨地区对话机制。尽管“拉共体”可以成为中拉建立对话与合作的平台或抓手,但由于该组织在机制建设上尚不完善,巴西、墨西哥等大国在该组织中的轮轴作用不明显,该组织的作用也势必将受到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4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