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论坛>国内拉美研究>正文
反抗的身体语言——从文化的角度阐述巴西桑巴舞的形成
作者:江叶时间:2018-01-05 13:21:00来源:艺术教育

    要:

桑巴舞 (Samba) 是巴西的国舞”, 在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桑巴舞原是一种非洲节奏, 在拉丁美洲的巴西形成, 并得以发扬。事实上, 桑巴舞是代表着巴西在殖民时期中下社会阶层的一种运动, 展现了舞蹈中的抵抗性, 在形成之初受到了当局政府很大程度的阻挠与限制。之后, 桑巴舞从贫民阶层流向上层社会, 并逐步演变成多族群性的舞蹈, 其舞蹈形式、音乐、服装以及人们对待它的态度等都发生了变化。但是, 桑巴舞的核心元素——最初的动律, 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桑巴舞不仅汲取了非洲文化, 还融合印第安和巴西本土文化, 以及后来的巴西混血文化的精髓, 其长久的生命力值得人们思考。

关键词:

桑巴舞; 历史; 巴西; 文化角度;

桑巴舞的发展形式是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形体组合, 舞蹈民族志中经常将这些形体组合称为非洲或土著遗留文化。通过追踪和推断可知, 桑巴舞可能来自于前奴隶和前殖民文化。一些资料证明, 桑巴舞动律的形成与非洲打击乐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黑种人最初的传统舞蹈形式中, 人们随着打击鼓等乐器发出的强弱高低的节奏而舞动。当地人们随着打击音律, 颤动膝盖和肚皮, 这些动作形式成为今天桑巴舞最基本的运动方式。它最初的元素动律“Bounce (弹动) ”源于当地黑种人在宗教性、文化性层面上的身体表现。

桑巴舞在血缘上可以追溯到十三四世纪的非洲原住民的舞蹈, 在殖民之前的桑巴舞是一种运动方式, 有着桑巴舞最初的表现形式和元素。然而, “Samba”一词的真正来源, 历史上并没有很确切的记载。一些历史资料表明, “桑巴舞一词是从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语中的“Zamba”演变而来。“Zamba”原是一种随着鼓声而舞动的激昂的肚皮舞, 这种舞蹈以上下抖动腹部、摇动臀部为主要特征, 是安哥拉最为流行的舞蹈动作之一, 后来随着贩卖黑奴活动而开始向外传播。在巴西最早关于舞蹈形式的记载中, 舞者在舞台中央以这种肚皮颤动的动作叫下一个舞者来取代自己。许多民俗学家认为, 这种姿势几乎统一了所有的桑巴舞运动形式的变迁。在奴隶制时期, 非洲的安哥拉葡萄牙人也记录了同样的姿势。因此, 一些民族学家认为, 这种特定的节奏和舞蹈的风格是桑巴舞一词的真正来源。

一、突破自由的桑巴舞动律

() “反抗的”舞蹈形式

14世纪,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将非洲黑种人贩卖到美洲, 舞蹈是沦为奴隶的黑种人进行娱乐的最好方式。反弹 (Bounce) 是桑巴舞动律最典型的动作, 其将身体中段的力量挤压以产生出动感。反弹能使被压抑的身体语言在很短的时间内爆发出来。跳舞时, 舞者轮流到圈中心轮圈, 营造一个或具包容性或具排他性的边界, 变化的节奏对舞蹈加以烘托。在奴隶制时期, 面对巴西白人的压迫, 很多人无力反抗, 但可以用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情绪。因此, 这种无声的语言绝不是毫无意义、无休止的拍打。

桑巴舞是一种以种族认定为基础的强烈的抒情形式, 舞者通过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我的立场。桑巴舞从早期的社会底层民众中发展而来, 影响力逐步扩大, 这反映了作为奴隶的黑人在那些特殊岁月中的不懈努力, 同时也反映了他们以这种舞蹈形式对自己命运中遭遇的不公所进行的坚持不懈的反抗。桑巴舞这种运动形式既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也是精神和政治伤口的愈合术。审视黑种人舞蹈的发展过程, 面对环境的艰难和劣势、人的生存与死亡等一些问题, “Samba”始终是黑种人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反映了巴西黑种人对不平等的反抗, 为了获得欢乐, 桑巴舞就是他们表达情感的武器和途径。在相当长的时期, 桑巴舞正是反映了一种坚持的力量, 展现了舞蹈中的反抗性。

() 多种族文化混合的产物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桑巴舞体现了种族联系的共时性, 纽约大学教授、巴西民俗学家西凯拉在文章中这样写到:“桑巴舞是一个非洲打击乐歌舞, 葡萄牙甘蔗舞和印第安porace的混合物。正如熔炉一样, 这三个种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桑巴舞。桑巴舞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身体的蛊惑。例如, 流行于巴西东北内陆地区的桑巴舞的跳法类似于17世纪印第安土著舞蹈的姿态。巴西的舞蹈存在着复杂的语言, 其混合着非洲黑奴、印第安人、巴西土著人的文化传统, 同时吸收了许多其他文化的影响和混血文化元素, 带有移民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是在广泛吸纳、兼容共存之中所形成的, 是具有典型巴西文化符号的艺术形式。

殖民地时期, 拉丁美洲以种族为界限划分社会等级, 或者说是实施着根据肤色划分社会等级的体制。早期的桑巴舞是被列为不入流”“粗野的舞蹈, 当时的殖民总督甚至下令禁止人们跳桑巴舞。由于舞蹈中有触摸肚脐的动作, 欧洲人便认为其为罪恶的舞蹈。在那个年代, 巴西人跳桑巴舞被视为游手好闲、无赖之辈, 有时候警方还会强加干涉。桑巴舞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引人注意的舞蹈, 有时被认为是一种世俗的存在, 同时具有宗教或政治意义的形式。然而, 桑巴舞不仅具有以上意味,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其是通过由被压制的文化、种族和政治等因素所诱发形成的艺术形式。这些相关因素使得桑巴舞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审美形态或运动方式, 人们通过它推动了巴西种族民主的进程——一个从废除奴隶制开始的历程。

二、殖民地的新发展

() 跨越阶级

桑巴舞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不入流到流入了上层社会, 从黑种人、黑白人种混血的穆拉塔人传播到白种人中间, 从早期只属于底层阶级到后来得到全民范围的接受。关于桑巴舞是怎样走入巴西主流社会的, 历史上有许多答案。普遍被接受的观点为非洲黑种人的舞蹈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无形中就会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例如, 男男女女通常围成一个大圆圈舞蹈, 在圆圈中央的舞者, 则做出具有鼓动性且技巧性较高的即兴动作。当一切禁止的做法均不能奏效之后, 农场主只得容忍黑种人在奴隶棚屋跳他们的舞蹈, 于是这种非洲节奏逐渐地进入了农场主的房舍。作为当时社会的上层人士, 他们本来只跳从欧洲传入的舞蹈, 但文化的交流与渗透是不可避免的, 欧洲的舞蹈反过来影响这种非洲的舞蹈节奏, 这些都对之后桑巴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助推力量。

() 突破枷锁

桑巴舞在发展之初就表明了其具有很大程度的潜能。随着拉美独立运动的发展和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 桑巴舞打破了各种界定与禁忌, 走入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巴西和西非土著绘制的舞蹈的草书也描画了关于第一次与欧洲人接触时的形体动作与舞蹈节奏。通过将这些形体形象与桑巴舞进行直接对比, 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舞蹈的改编表现为节奏与形体词汇, 这些舞蹈形象是一种持续的存在与变迁, 并为复原曾经的舞蹈状态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将时间与特定的符号相结合, 可以阐述巴西舞蹈中存在的复杂语言与多重文化。

三、独特的桑巴舞风格

() 神秘的舞步表现

桑巴舞是一种风格性较强的舞蹈, 有一定的规律可供掌握。一些土著的、混合的、改良的舞步都曾在这一舞种中出现。从很多桑巴舞的歌舞片段可以看出, 桑巴舞的舞步带有古老、传统和融合的特点, 是复杂又美丽的身体运动文化体系中的一种。在这个体系里, 人的精神通过复杂的动态结构表达出来, 而舞蹈的动作则体现了人的信仰。在相当长的时期, 桑巴舞正是反映了这种信仰力量和文化的累积, 使得桑巴舞步充满了独特性和神秘感。正如巴西知名桑巴舞者汉娜塔·赛克所说:“音乐、舞蹈、呐喊、狂欢……只不过是外在形式, 真正的桑巴是一种精神。原黑种人的舞蹈具有宗教性、文化性的层面意蕴, 因加入了巴西土著及欧式舞步, 演变成了多族的共同舞蹈, 尤其是所用的敲打式乐器所散发的豪情, 深深打动人心, 而舞蹈的跳动性与律动性, 对巴西人而言, 是对现实生活一种情绪的释放, 也是排解劳累的休闲娱乐方式, 更是庆典节日狂欢的独特形式。

() 多元化流行的舞蹈形式

早期的桑巴舞在巴西乃至整个南美洲的发展情况较为自由, 是即兴、大众的舞蹈。19世纪之后的美国由于其混血的民族气质及移民文化带来的强大活力, 使得桑巴舞的发展在美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欧建平在一篇关于桑巴的文章当中描述到:“1933, 美国百老汇与好莱坞最灿烂的舞蹈明星弗雷德·阿斯泰尔 (1899-1987) 与金吉·罗杰斯 (1911-1995) 在歌舞片《飞向里约》中表演了桑巴舞, 不仅将这种激扬动人的巴西舞蹈引进了美国, 而且极大地促成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风靡。之后, 好莱坞影星卡门·米兰达在《里约之夜》等多部歌舞片中活力四射的表演, 连同她的水果头饰、高跟皮鞋、非凡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渴望, 一起助推桑巴舞征服了更多民众。这一切, 均促使了桑巴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开始, 并在大战结束后风靡了欧美舞厅。到了20世纪中期, 经过不同文化间的不断撞击、冲突、妥协和融合, 一种崭新而独特的桑巴舞逐渐形成。

结语

巴西桑巴舞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混合了多种文化影响的舞蹈, 舞蹈内容丰富而多彩, 以至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动作形态和表达方法。桑巴舞在历史的断裂中不断发展壮大, 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诠释了巴西人民对自由信仰坚持不懈进行追求的力量——以人的身体语言这种艺术形式进行着反抗。它不仅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也进一步展示了隐藏在舞蹈背后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描绘了那段血与泪的历史, 描绘着反抗与坚持的表现方式。如今的桑巴舞在民间以很多种形式出现, 娱乐的、竞技的、仪式的、庆典的, 还有带着原始气息的面貌——在其出生地巴西, 桑巴舞仍然保持着自身特有的原汁原味。桑巴舞从文化上来讲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跨越种族、时间、国界的文化产物, 是人类表现生命的一种形式, 是文化的独特表达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 桑巴舞不只代表着舞蹈本身, 也是人类文化进程的独特表现方式。

参考文献

[1]郑凯怡.黑人音乐舞蹈文化对桑巴舞的影响[J].中国市场, 2016 (45) .

[2]吕艺生.对民间舞的重新解读——巴西桑巴舞考察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7 (3) .

[3]霍曼侬·维安娜:神秘的桑巴——巴西流行乐与民族认同[M].北卡罗来纳州: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出版社, 1999.

[4]巴巴内·波宁.桑巴——抵抗的运动[M].印地安那州:美国印地安那州大学出版社, 1995.

[5]张一鸿.巴西Reconcavo of Baiano地区的桑巴舞[J].世界文理, 2001 (9) .

[6]贝加敏·.躁动的舞蹈——拉丁美洲社会进程[M].奥克兰:美国奥克兰人文出版社, 2010.

[7]陶诗秀.游弋于桑巴的国度[J].21世纪, 2008 (10) .

[8]刘霏霏.桑巴舞起源文化探究[J].戏剧之家, 2014 (3) .

[9]赵爱玲.桑巴舞动巴西[J].商旅生活杂志, 2003 (6) .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