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论坛>媒体评论>正文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同意成立排除美加的国家共同体
作者:于昕怡 国宇翔时间:2010-02-24 15:22:56来源:环球在线网
为期2天的里约集团首脑会议暨拉美和加勒比联盟峰会23日在墨西哥坎昆闭幕。与会国家一致同意成立一个新的区域组织——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以推进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里约集团轮值主席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当天在会议闭幕式上发表主席声明宣布,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将成立一个不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区域性组织,进一步巩固并加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卡尔德隆说:“希望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能在精诚团结、社会包容、机会均等、优势互补、自愿参与、灵活多样等基础上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希望这一新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区域联盟能够优先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进而面向推动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与会的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对成立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非常支持。他说:“会上刚刚通过的成立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的决定,是非常重要且影响深远的。古巴认为,目前已经具备条件向建立一个完全属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自己的区域组织的目标快速迈进,以充分代表并联合整个拉美和加勒比区域内33个独立的国家。”
    尽管本次峰会决定成立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但成立这一共同体的细则尚未出台。会议决定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在委内瑞拉和智利举行的里约集团首脑会议上继续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因此共同体的成立还需要数年时间。此外,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内部的分歧和紧张关系也使得这一区域共同体距离真正成立还有很多路要走。因委内瑞拉去年对哥伦比亚实施贸易禁运以及哥伦比亚与美国达成新的军事合作协议,哥委两国关系一直紧张。哥伦比亚总统乌里韦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22日的会议中爆发口角,卡尔德隆和劳尔•卡斯特不得不分别出面安抚两人。 
    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亚斯对于峰会上发生的这一幕不和谐景象进行了批评。他说:“很可惜在这次峰会上有些国家还在唇枪舌剑、短兵相接地诋毁对方。同时,很可惜洪都拉斯(新政府)缺席本次峰会。洪都拉斯人民是战争主义的受害者,他们不应当受到惩罚,而是应当得到帮助。我仍然期待着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能迎来新的一天,这里的人民能够迎来一个伟大的未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也能够迎来民主、发展与和平,收获我们自己丰盛的果实。” 
    按照计划,智利将出任下一届里约集团轮值主席国。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在闭幕式上发言说:“从今天起,智利将成为拉美和加勒比联盟的轮值主席国。智利将担起重任,加倍努力工作。3月11日,智利将迎来新一任总统和政府。对于智利来说,拥有这么多的拉美和加勒比的兄弟国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智利将在未来捍卫拉美民主的道路上与大家一起奋斗。”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32个国家的元首或代表出席了本次里约集团首脑会议暨拉美和加勒比联盟峰会。卡尔德隆发表的主席声明还指出,与会国家同意加强彼此间的经贸往来,共同打击毒品贸易和恐怖主义。此外,与会各国代表对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争端中的立场表示支持,一致要求英国将马岛主权归还阿根廷政府;与会国家同意加大对海地重建的援助力度,在本周内向海地追加2500万美元的援助。
     (《环球视野》摘自2010年2月24日环球在线网) 

                    附 大公报:拉美“坎昆宣言”击中美国软肋

    中新网2月26日电 香港《大公报》26日刊文《“坎昆宣言”击中美国软肋》说,拉美国家通过的“坎昆宣言”不啻于对“门罗主义”美式干涉的一记掌掴。拉美多年来成为“华盛顿模式”实验场,现在成了美金融海啸输出地。在多年探索之后,拉美终于走上一条独立于美国的联合自强之路,可说击中了“门罗主义”软肋。 
    文章摘编如下:
    两百年前,美国第五届总统门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所谓“门罗主义”,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拒绝欧洲列强染指拉美,实际上将拉丁美洲纳入美势力范围。两百年后,《坎昆宣言》历史性地推出,拉美国家同样喊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成立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但是这里的“美洲”范围并不包括北方大国美国和加拿大,拒绝将拉丁美洲纳入美国势力范围。 
    这一“抱团”拒美的行为,是拉美国家对美式“统治”的长期不满化为实际行动的结果,有其历史背景。过去数百年,拉丁美洲国家都与美国关系紧密,政治上模仿美国宪法,经济上高度依赖美国。然而美国的回应方式,却是政治上干涉,经济上掠夺。
    门罗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美国视任何殖民美洲的企图为对国家安全之威胁。”罗斯福总统对此做了解释,指出某个拉美国家一旦“闹事”,美国可以干涉其内部事务。在罗斯福、威尔逊任内,美国经常干涉拉丁美洲,尤其是加勒比地区的内部事务。 
    历史上,许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都热衷于和美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试图挤上美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但美国在这一地区倡导的自由贸易模式引发了该地区长期的经济动荡局面,加之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严重依赖美国经济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出口萎缩、侨汇锐减。二○○九年,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2.8%。正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拉美“反美”呼声开始化成实际行动。 
    “坎昆宣言”不啻于对“门罗主义”美式干涉的一记掌掴。拉美多年来成为“华盛顿模式”的实验场,现在成了美金融海啸的输出地,经济拉美化成为世界各国希望避免的噩梦。拉美各国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独立自强方式,从古巴的独守,到委内瑞拉的高调,从巴西的左派改革,到墨西哥的经济独立,在多年探索之后,拉美终于走上一条独立于美国的联合自强之路,可以说击中了“门罗主义”的软肋。 
    之所以说击中美国软肋,因为拉美共同体运用的恰恰是美国的理念。一方面,地区联合自强符合世界多极化的潮流,也是贸易自由化的必然结果,是美国虽想反对但难以反对的趋势,至少在理念上难以杯葛。欧盟、东盟等地区联合繁荣的先例,为拉美提供了榜样。
    另一方面,美洲地区联合恰恰也提出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类似口号,但与“门罗主义”式的以强凌弱干涉独立的内涵大相径庭,目标在于平等互利呵护独立。用美国的口号打击美国的干涉,犹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令美难以置喙。 
    然而与此同时,美对拉美的干涉方式也同样在发生演变。从运用军事政变等赤裸裸的干涉,转而向掺沙子、挖墙脚,寻找代理人的非军事方式转变,旨在使拉美弱而不强,散而不连,继续沦为美势力范围。今后,“坎昆宣言”与“门罗主义”所代表的两种力量必定还会有一番恶斗。
    (《环球视野》2010年3月9日第282期,网摘)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