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论坛>媒体评论>正文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峰会今开幕 胡锦涛出席
作者:时间:2012-06-18 12:04:17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6月18日讯 2012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今日起将在墨西哥滨海城市洛斯卡沃斯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将重点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加强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发展、贸易、就业等问题。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席本次峰会,并将第七次在这一重要全球治理平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峰会间隙,胡锦涛还将同多位有关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据中方此前透露,中美双方已在商谈有关安排,两国元首有望在峰会期间实现第12次会晤。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二十国集团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备受重视。

中方愿同包括二十国集团在内的国际社会加强合作

自2009年匹兹堡峰会以来,全球经济衰退与局部地区动荡加剧,G20成员国在政治与经济等诸多领域面临共同挑战。

近年,该机制开始担负起解决一些结构性、长期性问题的任务,例如:如何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有媒体指出,G20峰会已在逐步从一个临时的危机应对机制向全球经济的常态化治理平台发展。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认为,从这几次的峰会来看,G20确实在应对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以及改革金融体系等全球重大经济金融问题上发挥了作用。本次峰会将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加强国际金融体系、发展问题、贸易问题、就业问题等。崔天凯表示,中方期待峰会继续致力于保增长、促稳定,向世界经济传递信心,向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动力。

包括本次峰会在内,胡锦涛主席出席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迄今举行的历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崔天凯强调,二十国集团峰会进程启动以来,中方始终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合作,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努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的重要贡献。中方有信心继续办好自己的事情,并愿同包括二十国集团在内的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中方以“首先把国内的事情办好”的表率行动,走出了一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路径。

中方希望与会各方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第一,体现二十国集团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第二,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领域重大和紧迫问题。第三,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第四,促进国际贸易健康稳定发展。第五,继续把发展问题作为二十国集团常设议题。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应继续向全球传递信心

G20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最初为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升格为领导人峰会。2009年9月举行的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

二十国集团不仅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了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占全球三分之二,国内生产总值占90%,贸易额占80%。人们对即将到来的G20峰会倍感期待,希望峰会能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避免欧债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避免全球金融市场因此陷入动荡的漩涡。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个经济区域发生金融危机,世界其他经济体也难以独善其身。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二十国集团有理由也有责任聚焦世界经济金融领域的重大、紧迫风险和挑战,关注欧债问题。

不可否认,当今世界金融危机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逐渐增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辐射面仍在扩大。西班牙的银行危机暂时缓解,希腊二次选举,意大利经济状况不断,一系列事件促使欧债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引人担忧。

洛斯卡沃斯峰会的任务艰巨,领导人们将集中讨论关于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一些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难下,增长动力不足;新兴市场国家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强化等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洛斯卡沃斯峰会能否进一步拿出全球经济治理的有效行动,取决于各方的意愿和切实努力。

正如二十国集团多位领导人指出,世界面对的不是一场单纯的经济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暴露出若干体制、机制、政策理念、发展方式的弊端。

上海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陈东晓分析认为,这要求今年的G20峰会再次强化危机应对功能。“世界经济复苏相当脆弱和不稳定的情况下,二十国集团应通过峰会这个平台继续向全球传递信心。信心非常重要,特别是现在。”

作为一个危机应对机制,G20在国际金融危机开始的两年中发挥了重要协调作用,促使世界各大经济体同舟共济,在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取得了一些重大且具体的成果。本次峰会,二十国集团应该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增强市场信心,积极化解风险挑战。(记者李智 综合报道)

相关背景:

二十国集团

二十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9月25日,其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土耳其和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国际金融问题的解决除西方发达国家外,还需要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参与。1999年9月,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华盛顿发表声明表示,同意建立由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就国际金融问题进行磋商。

1999年12月16日,二十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柏林举行二十国集团创始会议。会议强调,二十国集团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新机制,旨在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

二十国集团议题涉及各方经济金融主管部门,国际影响大。会议讨论机制专业化、多层次,按照协商一致原则运作。二十国集团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形式运行,不设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该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2008年11月15日,在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一次峰会。2009年4月和9月,二十国集团分别在伦敦和匹兹堡举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峰会。2010年6月和11月,二十国集团分别在多伦多和首尔举行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峰会。2011年11月,二十国集团在戛纳举行了第六次峰会。

历届二十国集团峰会主要议题

2008年11月,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二十国集团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首次举行。会议主要议题包括: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探讨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

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第二次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会议主要议题包括:如何摆脱目前危机,使经济尽快复苏;如何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加强监管,防止危机再次发生;如何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使之在防范危机和支持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9年9月,二十国集团第三次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会议主要议题包括: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问题等。

2010年6月,二十国集团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会议主要议题包括:经济可持续与平衡增长、金融部门改革、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促进全球贸易增长等。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第五次峰会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会议主要议题包括:汇率、全球金融安全网、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问题等。

2011年11月,二十国集团第六次峰会在法国戛纳举行。会议主要议题包括:欧债危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金融监管、抑制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过度波动、发展问题和全球治理等。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