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论坛>媒体评论>正文
蔡春林:构建共赢互动机制 推动金砖国家合作
作者:蔡春林时间:2013-04-12 11:16:0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国际合作与发展本质上是共赢性博弈,对各方都有益的博弈,是共赢的结局。各博弈方致力于通过提高内在竞争力而取得竞争优势,间接造福于各博弈主体。合作博弈理论下的共赢博弈是人类社会今后的发展方向。

 

 

 以共赢性发展为导向整合提升现有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既能提升金砖国家作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中战略平台和重要制衡工具的作用,为我国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和战略主动权,同时也能为国际社会提供全球理念和价值,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正能量。

  共赢性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

  共赢性发展逐步成为国际关系互动的主流模式。世界格局的变化必然伴随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产生处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新策略。当前,在国际关系互动过程中,国与国之间越来越注重调整彼此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倾向于采取共赢性发展方式推动彼此的合作与互动。由于全球化而紧密联系的世界市场不容破坏,需要全世界共同维护,国际关系也由此呈现出一种“互补促动竞争、竞争充实互补、动态发展和相互转化的协同共荣关系”。新的国际制度和规则已经改变了国际互动中的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担方式,只有积极融入才能从全球化进程中受益。在共赢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的国际背景下,人们逐渐放弃了“输赢”(零和)竞争博弈,致力开创一个新的“共赢”博弈时代。共赢性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互动的主流模式。

  国际合作与发展互动本质上是国家间的共赢性博弈。相互依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概念工具之一,被称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理论上最精致完美、政治与经济结合得最好的理论”。国际合作与发展本质上是共赢性博弈,对各方都有益的博弈,是共赢的结局。各博弈方致力于通过提高内在竞争力而取得竞争优势,间接造福于各博弈主体。合作博弈理论下的共赢博弈是人类社会今后的发展方向。全球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国际合作与协同已成为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础和必要前提。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含义,也是生物圈政治的本质。

  差异化发展避同质竞争

  在金融危机期间,金砖国家作为世界经济稳定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着未来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的变化。当前,金砖国家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对自身发展定位和互动方式进行战略调整。将共赢性发展作为金砖国家在未来全球政经格局中立足的支点,在国家利益、大国责任和全球发展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共赢性发展互动机制的根本目标是以互动机制为支点,通过整合政治与经济资源提升自身实力与影响力;主要内涵是经济层面的合作共赢、政治层面的积极互动、军事层面的适当参与;本质特征是对自身合作的顶层设计和成为国际秩序的引领力量。以共赢性发展互动机制实现经济与政治以及社会的良性互动,推动金砖国家经济、金融、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的共赢发展。以共赢性发展互动机制实现金砖国家政治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正能量,为国际经济秩序的修复和重构贡献力量。

  建立以共赢性发展为导向的互动机制,必须清晰界定和论述共赢性发展的目标、特征、内涵和外延,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具体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推动金砖国家全面达成政治沟通、经济合作、社会管理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合作共识。

  二、继续完善并提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有效性,将共识转化为行动,获得实在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力。

  三、建立有效的协调和利益评估分配机制,灵活把握利益互动焦点,增强推动共赢性发展的意愿。

  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实力,提升推动共赢性发展的能力。

  五、按照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免同质化竞争,消除潜在的冲突根源。重点协调贸易、货币、金融及投资政策,促使全球治理规则调整与完善,化解现实政策面临的困境与压力。

  六、推动建立以发展为导向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破解发达经济体新型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冲击和困扰。

  七、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为平台,构建发展中大国对外援助体系,维护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发展利益,实现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

  八、提升设定国际议题的能力,将全球政治经济资源引领到推动发展上来,实现全球共赢性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