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论坛>专家访谈>正文
秘鲁政府与印第安人冲突的缘起、过程和所引发的思考
作者:徐世澄时间:2009-06-24 14:56:13来源:http://blog.huanqiu.com/?51823
冲突的缘起
 
秘鲁亚马孙地区是除巴西外,南美洲第二大亚马孙雨林区,拥有丰富的石油、矿产和森林资源。秘鲁加西亚政府为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积极吸收外资开发亚马孙雨林地区丰富的石油、矿产和森林资源,希望以此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这本来无可非议。加西亚总统称,政府有权利和责任开采亚马孙雨林区的矿产、石油和天然气,用以造福所有秘鲁人。他表示:“这里(指亚马孙雨林地区)的资源并不只是属于当地印第安人所有的”。环境部长布拉克也说:“地下的资源不只属于印第安人群体,而是属于所有秘鲁人”。
 
2006年加西亚第二次就任秘鲁总统以来,他先后签署多项法律,开放了印第安人居住的大片亚马孙热带雨林区,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外国投资者到那里进行投资,从事石油勘探和其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为了加快实施秘鲁与美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加西亚政府决定放宽对在亚马丛林采矿、钻井、伐木和开垦农田的限制,其中备受争议的是10901064法案。1090号法令名为“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但实际上削弱了对4500万公顷热带雨林的保护,将这一地区拥有的秘鲁64%森林资源出售给跨国公司。1064号法令是有关利用农业用地的司法制度,使跨国公司更容易获得授权在雨林中开发资源,无须征得当地居民的同意。
 
加西亚政府在颁布这些法令前,并没有同当地印第安居民进行协商并征得他们的同意。印第安人认为,跨国公司的开发破坏了亚马孙地区的生态环境,滥伐原始森林,严重污染了水资源,使河里的鱼死去。他们抱怨说,土著居民没有分得石油开采的利益,反而要忍受日益恶化的环境和不断的打扰。印第安人与政府在石油开发和利益分配问题上的尖锐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是这次冲突主要原因。
 
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该地区的印第安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了秘鲁丛林跨种族发展协会(Asociación Interétnica para el Desarrollo de la Selva PeruanaAIDESEP)。目前这一组织已发展壮大,它由6个印第安人组织联合组成,下有57个分会,共有1350个印第安公社,35万印第安会员。协会的主席是阿尔伯托·皮赞戈(Alberto Pizango)。皮赞戈表示,印第安人并不反对发展,而是希望对亚马孙地区的开发能够从他们的利益出发。他说:“政府只是希望夺走我们的土地,把它们交给那些大型的跨国公司”,而政府则忽视了这些正在被边缘化的原住民的各项权益,如果秘鲁政府借助亚马孙雨林真正实现了他们所期冀的政策目标,那么其代价及后果必将是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不仅对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是物质上的毁坏,更对这个多民族且历史悠久的国家带来民族与文化的精神创伤。
 
世世代代居住在亚马孙丛林里的印第安原住民对政府的做法提出强烈抗议,称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跨国公司买走,对丛林地区的进一步的开发威胁到了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秘鲁政府辩解称,新的法令并未损害原住民的权益,并承诺保证为他们提供1200万公顷的热带雨林。但印第安部落领袖指出,过去25年来,他的部落一直要求得到土地权,但得到官方认可的仅有2公顷。然而,加西亚的石油政策引起北部土著居民强烈不满。他们认为,政府未经当地民众同意,纵容、鼓励外国企业“掠夺”宝贵自然资源,同时拒绝与当地民众分享收益,使石油贸易成为不少官员和“精英阶层”中饱私囊的工具。一系列的石油及自然资源开采必将破坏当地原始生态环境及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而这片土地是他们繁衍生息了上千年的家园,在那里所将进行的大规模石油开采活动甚至未曾征求过他们的意见。
 
据统计,秘鲁总人口约2800万人,其中印第安人约900万人,占总人口的32%。秘鲁共有72个印第安民族,其中有65个居住在秘鲁的亚马孙地区。
 
冲突的过程
 
今年4月初,政府和印第安人的谈判陷入僵局,双方的冲突迅速升级。自49日起,印第安人开始封锁公路、河道,占领油田和机场、破坏石油生产设备和输油管道。为防止事态恶化,加西亚政府于59日宣布在库斯科、乌卡亚利、洛雷托和亚马孙四省组成的亚马孙地区实行为期60天地紧急状态。
4月16日,秘鲁政府发放了13个石油天然气开采特许权。一周后,印第安民众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成千上万手持长矛的亚马孙印第安人封锁公路、在河流上设置障碍长达7个星期之久,他们查封了水力发电厂和石油、天然气管道上的泵站,秘鲁国家石油公司不得不关掉日输油量达4万桶的输油管,一些跨国石油企业被迫停产。
矛盾在6月份进入白热化。65日,印第安民众在北部亚马孙省埃尔米拉格罗县巴瓜(Bagua)市示威时和政府派来的全副武装的警察发生流血冲突。政府还出动直升飞机、装甲车等镇压示威者。据官方的消息称,24名警察和9名印第安人在冲突中死亡。印第安领导人则表示,至少25名印第安遇害,还有100多名示威者失踪。冲突发生于巴瓜市附近一条公路上。当天早上,大约2000名示威者聚集在公路周围,反对政府能源开发政策,并与赶来维持秩序的数百名警察发生冲突。
 
65日当晚,秘鲁政府宣布对巴瓜全城戒严。政府同时以煽动暴力活动的罪名,指控秘鲁跨族群丛林发展协会主席皮桑戈,下令逮捕他,迫使他逃往尼加拉瓜驻秘鲁使馆避难。68日,秘鲁政府被迫同意尼加拉瓜政府同意皮桑戈离开秘鲁去尼加拉瓜避难。日前,他已抵达尼加拉瓜。
 
为了缓解矛盾,秘鲁国会于610日通过决议,暂停执行两项最受争议的10901064法案法令,但不是彻底废除,从而引发秘鲁印第安人和民众对此报以了更大规模的抗议。次日,约3万学生、工会成员在首都利马游行,声援印第安原住民,并要求政府对5日的流血事件进行调查。随后,类似的抗议活动在全国范围爆发。
 
国内外的反应
 
冲突发生后,秘鲁国内一些反对党如左派乌马拉领导的民族主义党、拥护前总统藤森的党派和右翼政党呼吁总理西蒙等高官引咎辞职。总理西蒙本人也表示将在事件平息后辞职。
 
事件发生后,委内瑞拉外交部于68日发表声明,谴责秘鲁政府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委印第安人事务部部长尼西娅·马尔多纳多(Nicia Maldonado)指责秘鲁“新自由主义、法西斯政府”对印第安人的屠杀是“恐怖主义行为”。
 
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多次对冲突事件表示严重关注,认为秘鲁政府对当地土著居民实行“种族灭绝”政策。615日秘鲁外交部长何塞·加西亚宣布,秘鲁政府已下令秘鲁驻玻利维亚大使回国述职,以抗议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近日对秘鲁的指责。
 
拉美一些国家的印第安人组织和国际上一些非政府机构纷纷谴责秘鲁政府对秘鲁印第安人的镇压行为。
 
在国内外的强大压力下,617日,加西亚总统在一次电视讲话中,不得不承认政府在处理示威活动时犯了错误。“我们应该承认,曾经发生了一系列的错误,政府没有进行对话,导致激烈冲突的发生,造成一些人死亡”。
 
618日,秘鲁国会以82票赞成、14票反对的压倒性结果废除了上述两项备受争议的法令,这意味该国印第安原住民和政府长达数月的冲突得以缓解。秘鲁丛林跨种族发展协会(Asociación Interétnica para el Desarrollo de la Selva PeruanaAIDESEP)的负责人、原副主席达西·萨帕塔(Daysi Zapata)表示,“这是秘鲁印第安人和全秘鲁的历史性胜利”。她下令印第安人自619日起停止抗议活动。但是,她指出,到目前为止,政府并没有取消对冲突地区的紧急状态法令。另一位印第安人领导人莉迪娅说,“祖国秘鲁不仅是首都利马,而且包括她的沿海地区、森林地区和山区”。
 
这次冲突使加西亚政府的威信明显下降。据秘鲁《商报》6月22日报道,6月17-19日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由于秘鲁政府于6月5日出动警察镇压秘鲁亚马孙地区印第安人抗议,从而引发流血冲突,总统加西亚的民调支持率下降了21个百分点,只有24%;而不支持率高达76%。84%的人不同意加西亚总统对亚马孙地区印第安人冲突的做法,这场印第安人与警察的冲突至少使34人死亡。57%的人认为加西亚应对这些死亡负责,其中39%的人认为内务部长梅塞德斯·卡瓦尼亚利亚斯(Mercedes Cabanillas)也同时应该负责,24%的人认为总理耶乌德·西蒙(Yehude Simon)也应负责。65%的人对政府通过的亚马孙森林开发法令缺乏了解,这些法令在通过前没有征求居住在该地区的印第安人的意见,从而引发了印第安人的强烈抗议和反对。在冲突发生后,秘鲁国内许多反对派人士和独立人士要求政府辞职。63%的人认为内务部长应该辞职,73%的人认为总理应该辞职。但加西亚总统对总理表示信任。表示57%的人认为印第安人的抗议有理。
 
冲突引起的思考
 
这次冲突引发我们几点思考和启示:
一是在建设现代化、吸收外资开发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时,必须考虑保护生态环境问题;
 
二是必须优先考虑当地原住民的利益,倾听他们的要求,很好地同他们进行协商;
 
三是中国企业现正在秘鲁、巴西、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等南美洲国家亚马孙地区和安第斯山印第安人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开发石油和矿产资源的活动,中国企业也曾经和正在面临当地印第安土著居民的不同程度的要求和抗议(如20076-7月,在厄瓜多尔奥雷亚纳省开发石油的中资企业也曾遇到当地印第安人的抗议,波及到中资石油公司的生产;1993年中国首钢在秘鲁开发铁矿时也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在进军南美洲国家开发石油和矿产资源时,也应顾及当地印第安土著居民的利益,要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因为,中国企业到了那里,也就成为外国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世澄 写于2009624日)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