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本所动态>正文
中国拉美学会2013年学术会议综述
作者:牛海彬时间:2013-10-23 00:00:00来源:
2013年10月16日,由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和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变局中的拉美:形势与对策”学术研讨会暨拉美学会换届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官员及媒体人士150人出席本次会议,提交学术论文61篇,涉及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领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参加会议的机构分布之广、与会代表数量之众、提交论文数量之多和涉及研究话题之细,均为历届拉美学会学术会议之最。这一成就充分反映了中拉关系取得的历史成绩和中国拉美研究的美好前景。
 
 
苏振兴会长主持会议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苏振兴会长主持,外交部拉美司司长沈智良和国家开发银行前副行长刘克崮分别致辞。沈司长热烈祝贺会议的召开并分析了当前形势。他认为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动荡的一面比较突出,但拉美保持了政治稳定、实力攀升势头,出现拉美热。委内瑞拉政权平稳过渡,拉美国家对外经贸多元化,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外交多元化进一步发展。中国新领导人重视拉美,特别是习主席开创了在就任当年即访问拉美的先例,极大地带动了中国热与拉美热持续升温,对拉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中国与墨西哥、秘鲁宣布升级双边关系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拉战略协作在多边机制框架下就全球经济治理和热点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双方的整体合作迈出新的步伐,并成为太平洋联盟的观察员国。当前中拉关系需要乘势而上、落实共识。他勉励学会为中拉关系的深入发展继续提供智力支持。刘克崮先生谈了他对拉美形势和中拉关系的认识,指出中拉关系进入全面升级的阶段,规模和影响都在扩大。拉美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较好,拉美成为中国走出去的重要对象,双方的金融合作成为新的推手,中拉双方应爱护和推动双方合作达到新的水平。中拉关系深化发展需要专业支撑和机制保障,需要坚持战略重视、互利共赢、因地制宜的理念,优化贸易水平、提升投资质量,多发挥正能量。
 
 
外交部拉美司司长沈智良致辞
 
 
国家开发银行前副行长刘克崮致辞
 
 
本次会议共分四个单元:政治变革与对外关系的调整;经济增长与挑战;社会发展与政策变化;中拉关系的探索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发言集锦
 
 
 
第一单元:政治变革与对外关系的调整
 
 
浙江外语学院拉美所所长徐世澄教授发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吴洪英主持本单元,她认为拉美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变革。浙江外语学院拉美所所长徐世澄教授做了“苏联解体以来拉美左翼力量的崛起”的发言。他把拉美左翼力量的界定为左翼政党、左翼政党掌权的政府、部分左翼社会运动和独立左翼人士。左翼政党比较稳固地在拉美十多个国家执政,一些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口号。拉美出现了以左翼执政国家为主导的地区一体化组织。古巴社会主义顺利实现模式更新,得到巩固和发展;新社会运动日益壮大,圣保罗论坛和世界社会论坛成为世界左派活动的主要舞台。他认为拉美的左翼力量可以分为两类:比较务实的温和派和激进派。两类左翼力量均主张选举夺取政权,通过宪政巩固执政地位;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支持地区一体化;重视对外关系多元化;对古巴抱同情态度。拉美左翼力量发展的挑战包括保持政局稳定与夺取政权;加强地区团结;处理与右翼的关系;应对美国的挑战。整体来看,拉美左翼仍然处于上升时期,近期占主导的格局不会根本逆转。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何晓报发言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何晓报做了题为“新世纪以来拉美地区形势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及对策建议”的发言。他认为拉美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左翼力量通过组建合法政党参政,各派政党均尊重民主规则,洪都拉斯和巴拉圭的情况是个别现象,并遭到地区国家的谴责。拉美右翼力量也进行了调整,加强国家的规划功能,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智利去年走出了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拉美联合自强的意愿进一步增强。中拉合作的领域更加宽广,今后将继续增加对拉投资,加强金融合作;加强软实力建设和公共外交;加强人文领域的交流、各党派交流、多边外交和整体外交。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政治研究室主任袁东振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政治研究室主任袁东振研究员做了题为“政治变迁与拉美左翼的变动趋势”的发言。他认为拉美左翼与政治变迁有密切联系,左翼运动在拉美历史悠久,始终是拉美政治进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暂时的或者新现象。拉美左翼力量多为民主化进程和现行体制的维护者,发展观念转变的推动者和地区新政治格局的重要塑造者。从发展趋势上看,他认为拉美左翼力量将呈现出常态化、多样化、非意识形态化、温和化和实用主义化。这要求我国在推动与拉美的政党交往时继续坚持超越意识形态的立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助理研究员曹廷发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助理研究员曹廷做了“试析‘马杜罗时代’委内瑞拉的内政外交走向”的发言。她从马杜罗新内阁的人员构成、马杜罗的个性分析出发,认为马杜罗内政将延续查韦斯路线,坚持玻利瓦尔革命和走21世纪社会主义道路,执行《2013-2019年国家计划》,推动社会项目惠及更多人群;改善执政党形象;加大石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加强非石油领域的发展,争取外部支援;加强社会治安。外交上,积极推动拉美一体化,改善与哥伦比亚关系;维护与古巴、伊朗和叙利亚的盟友关系;对美刚柔并济;推动与南非、俄罗斯的合作;对华态度友好。
在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就如何认识左中右力量在拉美政坛的作用进行了研讨。与会代表指出在分析问题时不能绝对以左右划分。拉美国家的民主较为成熟,存在着政治上向左,经济上向右,政治和经济都向左等多种情况。拉美是多元化社会,左中右力量均不会消失。拉美政坛呈现出政治生态左倾,中产阶级崛起,青年力量活跃,向中间靠拢等特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所长吴洪英主持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发言集锦
 
 
第二单元:经济增长与挑战
 
 
对外经贸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赵雪梅发言
 
中国前驻巴西大使陈笃庆主持本单元。对外经贸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赵雪梅做了“21世纪以来拉美国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比较分析”发言。她指出2000-2011年间,南美四国(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和阿根廷)吸收外来直接投资活力远超墨西哥,其中2001-2006年期间墨西哥吸收外资很活跃,但2007年以来墨西哥外资的增速放缓,而流入巴西的外资大幅增加(仅2012年出现负值)。智利和哥伦比亚近两年吸收外资的势头强劲,2011年进入全球前20个吸收外资的国家,其中巴西居第四位。在外资的产业流向和来源国结构方面,巴西、阿根廷流向资源、制造业和服务业,墨西哥主要流向服务业;墨西哥依赖美国资金程度仍然很高(约42%),南美国家的外来投资呈现来源多样化特征,单个投资国占东道国外资来源的比重几乎都达不到四分之一。从FDI占GDP比重来看,智利最高,巴西在增加,墨西哥下降。
 
 
浙江外国语学院拉美所副所长唐俊发言
 
浙江外国语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唐俊做了“太平洋联盟:‘拉美一体化的新成果’”的发言。他在回顾拉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进出上,指出拉美一体化遇挫的原因: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与环境:对小国利益重视不够,外部经济压力小;缺乏政治上的强力主导;文化的障碍;美国的阻挠等。他进而认为太平洋联盟在规模、组织机构和成就等方面均有突破之处,包括次区域整合,贸易自由化,实质性利益,政治友好,文化等,以及赢得美国的正面评价。他主张中国加强与该联盟的对话,以期达到巩固自贸区成果、增加资本和人员流动和谋划建立与拉美的“新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副院长闫屹发言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副院长闫屹做了“拉美国家的货币替代问题研究”的发言。他指出拉美的美元化比较严重,即部分国家由于高通胀率和利率汇率规定,使国内货币失去吸引力,出现国民大量持有美元的现象。其成因与对外开放程度高、政治和经济局势不稳定、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和贬值预期以及拉美与美国经济关系的密切和美元的全球地位有关。美元化有利亦有弊,在带来抑制通胀、严肃财政纪律、接轨好处之余,铸币税让给美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弱化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职能等弊端随之而来。目前拉美也出现去美元化的情况,包括巴西阿根廷积极响应建立超主权货币的主张,以取代美元的霸主地位;在双边贸易中不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降低美元存款比重和加强外汇管制。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杨志敏发言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杨志敏做了“从近期社会动荡看巴西劳工党执政十余年来的经济改革成效”的发言。他以今年巴西大游行为切入点分析了劳工党治下巴西政府的成绩与挑战。劳工党的主要举措包括积极的社会政策、稳健务实的宏观经济政策、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注重产业结构等,并取得中产阶段队伍扩大、投资评级上升、IMF的债务国转为债权国以及跃居第六大经济体(2012年失去)。但大游行表明,巴西仍然面临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民生和经济改革的艰巨任务。
在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围绕巴西经济前景及其对中巴关系和劳工党继续执政的影响,拉美经济态势等进行了讨论,认为拉美国家经济逐渐摆脱20世纪低迷的状态转向繁荣。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短期冲击,但由于拉美政府政策得当,积极推行新的产业政策,大力推行对外贸易多元化战略,使地区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和增长。
 
 
中国前驻巴西大使陈笃庆主持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发言集锦
 
 
第三单元:社会发展与政策变化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贺双荣发言
 
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江时学主持本单元。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贺双荣做了“2003年以来巴西与非洲关系的发展”的发言。她指出巴西和非洲是天然的伙伴关系,地缘政治、历史和种族关系构成其基础。自卢拉政府以来,巴西积极加强与非洲国家的政治交往、经贸合作、技术合作与安全合作。巴西对非政策的目标、政策做法与中国不尽相同,成效也不同。巴西对非政策调整主要基于国内政治、大国战略和南南外交的需要。巴西对非政策的特色在于重视非洲国家的差异性、发挥多边组织的作用和软实力外交。巴西与非洲关系发展的主要挑战是巴西自身实力的局限、巴非经济的竞争性以及谁的、什么基础设施?的缺乏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所长助理孙岩峰发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所长助理孙岩峰做了“简析巴西20年来最大规模示威的深层原因”的发言。他认为示威发生在巴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崛起的关键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示威的深层次原因包括中产阶层推动民主自由和执政廉洁的政治诉求日益上升和现有政治体制持续僵化矛盾;民生诉求与社会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媒体自由度上升趋势与政府控制力下降的矛盾;促增长和控通胀前后摇摆,长期宏观经济决策进退失据;社会阶层向上流动愿望与利益阶层固化的矛盾。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郭存海发言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郭存海做了“拉美中产阶级的贫困化(1982-2002)”的发言。他认为拉美20世纪以来由工业化和城市化催生的中产阶级遭受了结构性调整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冲击,出现了经济和社会地位大幅下滑的贫困化现象。中产阶级的贫困化对拉美社会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逆转拉美国家社会结构优化的趋势,打造“橄榄型”社会的努力受挫;中产阶级的逆转是经济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社会文化研究室魏然发言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社会文化研究室魏然做了“城市痼疾?——当代拉美城市的碎片化及空间隔离”的发言。他首先分析了一组关于城市碎片化的迷思,指出空间关系、打破隔离、社会平等和社会流动对打破城市碎片化的重要作用。社会发展与拉美城市居住空间隔离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这为政府公共政策的介入提供了可能性。拉美大城市应推动公共政府实现社会空间更大程度的整合。
在讨论环节,与会者指出拉美着眼可持续发展,提倡“包容性”增长,采取积极的社会政策,扶贫和减贫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新中产阶级仍处成长之中,其释放的需求对政府治理正在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化进程还有待于“人的城市化”这一目标转变。
 
 
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江时学主持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发言集锦
 
 
第四单元:中拉关系的探索与可持续发展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刘青建发言
 
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教授韩琦主持本单元。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刘青建做了“国际变革与深化中国与拉美合作的世界体系结构分析”的发言。她从国际体系结构的角度解析了中国与拉美深入合作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指出新世纪国际局势中经济治理从中心转向中心与外围合作的转变,有利于中拉合作。同时,中拉合作也有助于扩展中国外交的战略空间、推动多元格局和促进世界经济秩序的改造。
 
 
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王萍发言
 
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王萍做了“国际格局的变动与中拉关系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发言。她指出国际格局最主要的表现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中拉关系也随之表现出高层次、高频率和高成效的政治交流、跨越式发展的经贸关系以及具有战略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中拉关系也存在着贸易摩擦、投资风险和各领域之间发展不均衡等挑战,对此应加强多领域合作、全面推进和人文科技交流,以巩固中拉利益交融共同体,推动中拉关系可持续发展。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牛海彬发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牛海彬做了“中巴关系与金砖合作”的发言。他指出中巴合作不仅有利于实现各自的新兴大国政策目标,而且有利于推动国际体系的积极变革。中巴战略合作得到共享身份、国家实力和多边合作等主客观因素的支持,同时也面临着战略差异、战略竞争和重视不够的挑战,需要切实提升彼此在各自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下力气解决经济合作中的可持续问题。金砖国家合作也要坚持体系利益、可持续发展和合作进步的精神。
 
 
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副教授庞建刚发言
 
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副教授庞建刚做了“中拉农业科技合作:领域与路径”的发言。他重点回顾了中拉农业科技合作在机制建设、联合研究和人员交流上取得成绩,其中包括育种、技术资源、设施农业技术、小型农机开发、农业资源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信息化技术等具体合作项目的进展,其合作路径包括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建立示范基地、技术援助和交钥匙项目。
在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围绕中拉合作的国际结构因素、金砖合作的前景分析以及中拉农业合作的具体困难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韩琦副会长对本次学术交流会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次会议主题的选择紧跟形势,抓住了中国、拉美和国际格局都在变动的特点,发言和讨论的成果对会员们研究下阶段中拉关系发展很有意义。会议议题目广泛,新增了城市化、新中产阶级等内容。另外,某些议题受到的关注较为集中,地区左翼力量的发展变化、巴西的内政外交等成为受关注较高的焦点。总之,与会者充分肯定拉美国家积极拓展与地区外部世界的联系,尤其重视全面发展同中国关系的发展趋势,积极讨论了中拉关系的成绩、不足和建议。
 
 
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教授韩琦主持第四单元
 
本次会议还进行了聘任古巴、巴西、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等四个研究中心主任的仪式和学会换届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同志亲临会场,为刘玉琴、陈笃庆、曾钢和李长华等四名前驻拉美国家大使颁发聘书。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捷研究员当选第七届中国拉美学会会长,并到会做了精彩的讲话。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