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焦点新闻>正文
洪都拉斯大选合法性引发争论
作者:张卫中时间:2009-12-02 13:08:22来源:《 人民日报 》
本报加拉加斯12月1日电 (记者张卫中)洪都拉斯选举11月30日尘埃落定。但对于此次大选结果的合法性,各方仍在争论不休。

当选总统洛沃在选举结束后表示,选举过程是合法的,国际社会将会理解洪都拉斯,他本人愿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以恢复与各国关系。

对于此前临时政府与被罢免总统塞拉亚达成的协议,他表示,恢复塞拉亚的总统职务是国会的责任。他的当务之急是实现国家团结,并在全国开展对话。

洪都拉斯临时总统米切莱蒂11月30日表示,11月29日是洪都拉斯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大选具有示范性。

目前仍在巴西驻洪都拉斯使馆避难的塞拉亚认为,这次大选除程序上不合法外,参与率也没有达到法定要求。根据他统计的数字,选举当天的弃权率达到65%。塞拉亚说,临时政府“给选举结果吹泡泡”,欺骗洪都拉斯人民,应宣布无效。塞拉亚的支持者也表示,绝不承认新总统。他们将继续抗争直到恢复宪法秩序,并争取建立制宪大会,修改现在的宪法。

本报马德里12月1日电 (记者张金江)第十九届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1日在葡萄牙里斯本闭幕。由于洪都拉斯政治危机等问题引起的分歧,有包括委内瑞拉总统在内的8位国家领导人缺席会议。这是1991年举行第一届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以来,缺席会议领导人最多的一次。

虽然对洪都拉斯大选结果的合法性存在较大分歧,但最终会议发表公报,谴责洪都拉斯政变,要求恢复遭罢免的总统塞拉亚职务。

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西班牙、安道尔3国和拉美19个西葡语系国家的领导人11月29日晚开始在葡萄牙埃什托里尔举行第十九届峰会。会议主题是“创新与知识”。会议召开的当天,洪都拉斯大选就成为争论的焦点。22个国家对洪都拉斯大选分成“承认派”和“反对派”。

会议期间,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亚斯举行记者招待会,强调洪都拉斯大选没有舞弊行为,是一次民主选举,大选结果应该得到承认。哥伦比亚等国家也表示承认洪都拉斯大选结果。

巴西、阿根廷等国则公开表示不承认洪都拉斯大选结果。巴西总统卢拉强调,无论是军事政变,还是所谓的“人民政变”,都是不可接受的。

一直在伊比利亚美洲发挥重要作用的西班牙本次则扮演了居中调停人的角色。会议期间,西班牙领导人同各方接触,协调立场,力争首脑会议能够通过一个共同文件。

对于洪都拉斯大选,西班牙外交大臣莫拉蒂诺斯表示,西政府不承认大选结果,一方面又表示不能无视选举结果和洛沃得到的广泛支持。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希望在洪都拉斯达成“全国一致”,以“恢复民主和稳定”。

关于恢复塞拉亚职位问题,西班牙认为这是洪都拉斯国会决定的事情。莫拉蒂诺斯表示,与会各国领导人努力达成一项共同文件,结束洪都拉斯政变后的危机是各国共同的目标。

西班牙政府表示,12月2日举行的洪都拉斯国会会议将是非常重要的,会上将就是否恢复塞拉亚的职位进行辩论。

据报道,虽然未能在洪都拉斯大选结果问题上达成一致,但所有领导人都认为,洪都拉斯军事政变是“非常严重的事件”。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