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规模首次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
“巴西奇迹”是怎样炼成的?
英国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26日称,巴西的经济规模首次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
回顾这几年的全球GDP榜单,巴西“进步”可谓神速:2007年位列世界第十大经济体、2009年跃升为第八、2011年取代英国成为第六。
但是,如果再倒退几十年会发现,巴西曾经是发展中国家的“落榜生”,也曾陷入过“中等收入陷阱”,甚至遭遇超过2000%的恶性通胀。那么究竟是何力量推动巴西走出泥沼,“健步如飞”?
“里应外合”造就奇迹
“巴西奇迹”可从内外两个层面来考察。
从巴西自身而言,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徐世澄表示,巴西经济较快发展既得益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矿藏,更与巴西政府内外政策密切相关。卢拉执政期间,巴西政府重视经济转型,转变对外贸易结构,出口产品已不限于钢材、咖啡等低端产品,也包括航天、国防等领域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如巴西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就开始发展乙醇等绿色能源产业,清洁燃料的技术和产量领先世界。
在社会政策方面也很给力。卢拉政府重点推出以“零饥饿计划”和“家庭救助金计划”为主的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政策,在社会领域投资相当于GDP20%左右。据世行统计,从2002—2010年,巴西的贫困人口减少了50.64%,只用了8年时间就完成了联合国千年计划提出的25年内将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贫富差距方面,去年巴西贫富差距水平为1960年以来最小。此外,据统计,去年巴西居民消费增长率超过10%,创下了近几年来的新高。“巴西将外汇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社会投资,特别是增加低收入家庭补贴,扶持中产阶级发展,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等,极大刺激了居民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功不可没。”徐世澄说。
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全球化以及在全球化进程中新兴经济体的整体崛起为巴西创造了有利环境,包括巴西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乘此东风,经济增长扶摇而上。比如钢材、铁矿石等大宗产品的出口稳步增长,价格维持高位,为资源型国家巴西带来相当可观的外汇收益。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此次取代英国也是继今年中国GDP首超日本跃居全球第二后,又一个超越发达国家的新兴经济体。
其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南南合作加强共同抵御危机,其中以金砖国家合作为典范。在金融危机之前,巴西所在的拉美地区与北美的经贸联系更为密切,危机以后,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投资减少,巴西等拉美国家便与北美逐步“松钩”,而与需求旺盛的新兴市场国家“挂钩”,使其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获得更大的市场。以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为例,2009年中国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2010年成为其第一大投资国。巴西财政部负责经济政策的副国务秘书巴勃罗·丰塞卡认为,中国对于巴西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巴西外贸顺差的四分之一来自于对华贸易。陈凤英认为,从这点说,巴西的成功和“中国效应”密不可分。
经济脆弱性依然存在
尽管经济成绩骄人,但是巴西财长对此谨慎而低调。他表示,要达到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巴西还要再努力一二十年。
专家也认为巴西经济依然存在一定的脆弱性。陈凤英指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发展滞后是巴西的最大问题,也是决定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变数。巴西至今还是农业生产国和资源输出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依赖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的出口,而大宗商品的出口有赖于外部的需求,全球经济向好时自然有销路,而眼下发达国家身陷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前景混沌,一旦未来新兴经济体也“被危机”,巴西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在金融领域,巴西对资本项目已经开放,但同时缺乏管理热钱的手段,这会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今年,欧洲因为欧债危机自顾不暇,从巴西大量撤资,导致雷亚尔一路坐“过山车”,从上半年升值17%到下半年贬值超过20%,汇率的大起大落也折射出巴西金融管理能力的薄弱,易引发金融动荡。
此外,随着中国等其他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进入拉美市场,与巴西的出口产品形成竞争关系。近年来,巴西政府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数量激增。徐世澄说,如何妥善解决贸易分歧也考验巴西政府智慧。(本报记者 廖勤 安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