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数据库>国内外拉美研究成果数据库>正文
《残酷的金钱》琐谈
作者:王允道 文学时间:2011-10-09 12:12:29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法国作家阿尔诺的成名作《残酷的金钱》描绘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危地马拉,但在拉丁美洲,甚至在全世界其它地区也常常发生这类悲惨事件。小说里的失业工人来自世界各国,有的甚至是欧洲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他们却都汇集到南美洲的一个贫困国家里谋求生存,不惜一切代价企图在这冷酷无情的现实中取得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对于世上不少地区的绝大多数人民大众来说, 他们作为物质的客观存在都难以保证, 那就更谈不上什么发展以主观世界为内容的精神存在了, 用存在主义者萨特的话来说, 即人的主观意识的自为存在。他们的存在意味着生死线上的挣扎, 如同小说主人公吉拉尔在与饥饿、烈日、困倦、天灾人祸所进行的那种惊心动魄的搏斗。因此,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一种􀀁 生与死。有人说􀀁上帝赋予人以生命, 对于生, 人还能有什么选择的呢􀀂。这话究竞对不对, 还是请看小说里这一群人的命运吧。美资石油公司为了扑灭失火的油井, 需要雇用汽车司机运送硝化甘油, 通过现场引爆去扑灭火灾。结果几十个人为了抢到一次糊口的机会, 从清晨六点一直排队等到上午十点, 但只被选中四名。这些雇员明知他们运载的是一种受热后体积就会膨胀, 剧烈震动时又会立刻爆炸的烈性炸药, 但他们仍然甘愿豁出性命去赚一笔高价酬金。他们为了生,不得不去冒死的危险, 反之他们知道生还的可性很小, 但仍幻想也许能活着回来。结果全都惨死于途中, 肉体尚且保不住, 还能谈什么自为的存在呢?当然, 我们在这里不准备剖析存在主义思想的荒诞性, 而是试图在介绍这本文学著作的同时进一步向读者指出, 现实主义的小说在当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法国评论家们在提到萨特于一九三八年发表的名著《恶心》时指出􀀁 这标志着小说的结束。
萨特本人说􀀁 “从纯粹文学的角度而言, 《恶心》是我最好的文学作品。” 尽管如此, 人们发现作品里没有社会历史背景, 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 没有完整的人物典型形象,没有严密的作品结构, 因而这不能算是小说。与萨特齐名的存在主义作家卡缪, 以及西蒙娜· 德·波伏瓦都分别写过一些小说, 但作为小说体裁必需的几大要素, 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内容等与人们历来阅读的小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 人物形象 作家 艺术 小说 文学作品 拉美 危地马拉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